解读《黄帝内经》,冬季调养身心

时间:2023-12-11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00

《黄帝内经》有关于冬季养生的论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冬三月,是指农历十、十一、十二月,这一季节气候寒冷,自然界阳气的运动趋势是下降、潜伏的。万物生机“闭藏”是这个季节的特征,草木凋零,蛰虫进入冬眠状态,大地的门户关闭,阳气伏藏于内,这就是闭藏。阳气深藏,地表失去了阳气温暖而变得寒冷,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敛、下降,并藏于肾,我们也应该顺应冬三月阳气闭藏的运动规律,在“水冰地坼”的寒冷天气中做到“无扰乎阳”,注意保护好人体的阳气,养精蓄锐,因此,冬季是闭藏的季节。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三月,阳气闭藏的目的是为了使阳气得到蓄积补充,到春季的时候有充足的阳气供给机体的生发,冬天夜长昼短,夜晚就是阳气闭藏的时段,人体的阳气要通过充足的睡眠得到蓄积补充,利用好漫漫长夜的睡眠,早些入睡,待日光照耀天际起床,以避冬日的严寒,以就日光的温暖,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志”,一为志向、二为情绪。“伏”“匿”,皆为藏意。意思是,在冬三月的时候,情志应该内敛些,不要那么开放和过度兴奋,要比平时更趋于内向,不要太显山露水。“若有私意”,意思是,有什么话,有什么打算,也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藏在心里就是。“若已有得”,有很多东西,似乎已经得到,不要再去追究,悄然安心更利于身心健康,这也符合冬季“闭藏”的特点,收敛情绪,不耗散阳气。

图片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天气寒冷,人体阳气闭藏得越严密越好,房屋要关严实,睡觉要多盖被子,出门要多穿衣服,这样做为的是去寒就温,以达到“藏养”阳气的目的。无泄皮肤,谓之勿汗也,就是说冬季不要过度使皮肤毛孔开泄而汗出过多,因为出汗可使阳气随汗液外泄,就不能敛藏阳气了。

按照《黄帝内经》的要求,冬三月要以藏为主,以养为主。以上古人这些保温、养阳气措施的目的就是要使机体、动作、心志等各方面都处于闭藏的状态,以顺应冬三月“藏阳气”的自然道理,为来年的生命活动蓄积充足的能量。当然,现代人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但是不同季节运动的方式可以是不同的,希望大家可以参考古人对于冬季养生的智慧,选择合适冬季的运动方式,年轻人更适合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使身体微微汗出,不过度耗散阳气,中老年人更适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动作舒展缓慢,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使身体与心志得到康健的养护。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如果与冬季气候特点相违背,晚睡早起,不待日光,志气外泄,贪凉饮冷等,就会伤肾痿厥。肾闭藏,属水,旺盛于冬季,肝生发,属木,主筋,旺盛于春季,若冬三月肾脏闭藏受损,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加之阳气耗散,春季则筋脉弛缓,出现肢体痿厥发凉、无力的症状,同时,因冬季阳气闭藏被逆行,也会导致春季生发的力量减弱,而出现体力不足的表现。

冬季调养身心,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已经做了很好的论述。学习这些,能指导我们顺四时,适阴阳,慎起居,和情志,调饮食,以便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文字整理/华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