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

时间:2024-02-2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457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可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严重的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高血压病是全世界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高血压人数已达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这个数字表明,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3人患有高血压。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吧。
一、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很复杂,难以治愈,需要长期服药。以前,很多医家和现代学者都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肝风、肝阳引起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由于高血压的病机复杂、难以治愈、需要终生服药的特点,其进展过程中病机不可能一成不变。特别是现在,临床对高血压的早期诊断、使用降压西药进行早期干预以及降压西药的不断优化与广泛运用,使得升高的血压被迅速控制,直接改变了高血压的自然进程。这也导致了高血压的中医学病机发生了变化。
高血压在中医学中通常被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和年迈体虚等。这些因素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性格急躁,容易恼怒,就容易出现肝阳上亢的情况,这可能导致阳升风动,引发高血压。此外,饮食不节制、过度饮酒、过度食用肥甘厚腻的食物,也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无源,从而出现清窍失养,引发高血压。另外,过度劳累、年老体衰、体虚失血、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等,导致肾精亏虚,从而出现髓海不足的情况,这也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

图片

二、高血压的中医辨证
1.肝阳上亢
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头胀,劳累及情绪激动后加重,颜面潮红,甚则面红如醉,脑中烘热,肢麻震颤,目赤,口苦,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寸脉独旺,或脉弦长,直过寸口。治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方选天麻钩藤饮(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加减。因天麻钩藤饮方中夜交藤有肝毒性,建议小剂量运用。
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者,加龙胆草、夏枯草,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2.肝肾阴虚
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或伴有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以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方选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腰酸腰痛明显者,可加杜仲、桑寄生补肾益精;虚火明显者,可加知母、玄参等,加强清热泻火之力;眩晕明显者,可加天麻、杜仲等,平肝潜阳;兼有肝肾不足所致视物不清及目睛涩痛等症者,可加枸杞子、菊花,滋补肝肾以明目(杞菊地黄丸)。兼有腰痛脚软、下半身冷感,小便频多、下肢水肿等肾阳不足诸症者,可加用桂枝和附子,以温肾助阳(金匮肾气丸)。
3.痰饮内停
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头昏沉,头不清爽,如有物裹,头痛,视物旋转,容易胸闷心悸,胃院痞闷,恶心呕吐,食少,多寐,下肢酸软无力,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或秘,舌淡,苔白腻,脉濡滑。治以化痰熄风,健脾桂温,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程国彭《医学心悟》)。
若痰饮内停,上冲清窍,证见起则头眩,脉沉紧,方选泽泻汤(《金匮要略》)。若痰饮内停化热,兼有温热下注,证见双下肢酸软无力,舌苔根部黄腻,方选四妙丸。
4.血脉瘀阻证 
主要表现为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可伴有胸闷心悸、手足麻木、夜间尤甚,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治以活血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5.气血两虚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时作、短气乏力、口干心烦,可伴有面白、自汗或盗汗、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脉细。治以补益气血,方选归脾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三、高血压的控制与预防
1.控制体质量。
建议将体质量维持在健康范围内,推荐BMI18.5-23.9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2.合理膳食
(1)控制钠盐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5克。主要措施包括减少烹调用盐,以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包括味精、酱油等。减少使用含钠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包括各类腌制品。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以便于控制用盐量。同时增加富钾食物的摄入量,肾功能良好者可选择低钠富钾盐。
(2)高血压压者膳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以维持足够的钾、镁、钙等离子的摄取。并尽量减少饮食中油脂量,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油脂。
(3)有高血压病风险者膳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禽肉、鱼、大豆、坚果和瘦肉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优质蛋白质和纤维素。不食用或少食用高钠、高脂肪食物、高反式脂肪酸食物、糖类,辛辣刺激的调味品、浓咖啡、浓茶等。

图片

3.合理运动
建议除日常活动外,每周4-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运动等。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常用运动时最大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的运动。
最大心率(次/分钟)=220-年龄
高危患者运动前需进行评估。若存在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运动时血压波动较大情况者,则不建议剧烈运动。继发性高血压也是运动的禁忌证。
4.健康睡眠
保证充足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
5.戒烟,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
建议吸烟者在1-2周的准备期后采用突然停止法开始戒烟在医生指导下可应用戒烟药物对抗戒断症状。
最好戒酒,若饮酒则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饮酒者应降低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g,女性每日酒精摄入量<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g,女性不超过80g。
6.心理调节
对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压力较大的人群,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劳逸结合,调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推荐进行中医传统功法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医圣道医养生功等。
7.环境起居
关注温度变化,夏季注意避暑,秋冬季注意保暖,居住环境应保持温度适宜、干净明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规律。
高血压人士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避风寒,预防疾病外感;调情志,避免情绪波动;慎起居,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坚持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
文字整理/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