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中的中草药:陈皮
陈皮,顾名思义,橘皮之陈久者也。民间素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说法,是药食同源的佳品。或泡水喝,或用于烹饪菜肴,生活中里处处有它的身影。
一般来说,陈皮分为普通陈皮和广陈皮。普通陈皮主产于四川、重庆、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广陈皮是橘的变种茶枝柑的果皮,产区主要是广东、江门等地,广东新会就有著名的“新会陈皮”。
陈皮是什么?
有人说,陈皮不就是橘子的皮吗?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准确地说,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子皮经过一系列的炮制、加工工艺,最后干燥处理而成的干性果皮,并不是所有晒干的橘子皮都可以叫陈皮。陈皮的存放年限是有讲究的,它至少需要放置3年,且存放的时间越长,陈皮的药性通常越好,因此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的说法。《神农本草经》中就曾提到“橘皮入药以陈久者为良,故名陈皮、贵老”。
橘子皮=陈皮?
秋冬是吃橘子的季节,不少人在生活中会将橘子皮晾晒后当成陈皮食用,但这个做法并不推荐,虽然二者都是橘子皮晾晒而来,但自己晒干的橘子皮并不等同于陈皮。
陈皮属于中药的一种,其制作有严格的药品炮制要求。陈皮虽然选用的是橘子皮,但对其品种、产地、采收时间有一定要求。鲜橘皮需要经过风干、密封储存、加湿软化、再次风干、晒干等多个步骤制成陈皮,且往往放置一年以上方可使用,陈化三年以上才能称为陈皮。因此,自己晒干的橘子皮并非陈皮。
家用如何保存?
陈皮,陈久者良,存放越长其价值越高,因此陈皮的贮藏也就变得格外重要,如果存储不当,容易出现烧皮、虫蛀 、发霉等变质现象。
通常的存放条件是环境要干燥通风,温度最好在20~30℃,离地离墙,避光保存。低年份陈皮可用硬纸箱、麻袋保存,可加快陈化,但需注意回潮;高年份陈皮可用玻璃罐、陶瓷罐保存,可减少压碎,亦需注意虫蛀。对于翻晒,五年以上的陈皮,1年1晒即可,但刚晒完的陈皮不可马上封存,需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待热气散去后再封存。对于十年以上的陈皮,性状已稳定,无需翻晒,注意防霉防虫就可以。
陈皮能放在冰箱吗?答案是不能,冰箱主要是保鲜,且冰箱内温度低湿度大,不利于陈化,而且冰箱内有其他食物,容易混杂气味。
陈皮的食用价格
陈皮具有独特的食用文化,可以用来煮粥、煲汤、做菜、制酒、做馅、做糖水、当调料等,作用多样,实用性极强。用陈皮熬粥,不仅芳香可口,能起到驱寒理气、安神养心的作用。陈皮是辛香之物,可以与多种食材进行搭配,陈皮做菜,味醇而不腻,尝起来美味可口,还能起到补益五脏、止咳平喘、消脂开胃的作用。
除了在厨房中发挥作用,市面上也有不少用陈皮制成的食品,品种多样,琳琅满目。包括陈皮糕、陈皮蜜饯、陈皮干、陈皮梅等凉果,还包括陈皮酱、陈皮饼干等小点心。还可以制成茶叶泡茶。将陈皮和茶叶混合制茶,最典型、最有名的当属橘普茶,具有化痰平喘、养心护胃、消脂降压等多重作用。
陈皮的药用价格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胸中瘦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本草纲目》记载:“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本草经解》记载:“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名医别录》记载::“下气,止呕咳”。“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
《本草新编》记载::“和中消痰,宽胁利膈,用之补,则佐补以健脾;用之攻,则尚攻以损肺。”
《中医手册》记载:“橘皮以广东新会所产为佳,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作为中药材,陈皮,性温,味辛、苦,归心、脾、胃、肺经,归为理气药,属于滋养清热之品,其功效良多,同补药则补,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则降。陈皮味辛,能散,能补虚;味苦,能燥,能泻;性温,能补,能和。陈皮归脾经,能消膈气,导滞消痰,具有解痉、理气和胃的作用;归心经,能清心安神、益智醒脑;归肺经,能清肺、润肺、补肺;归胃经,能宣通五脏、统治百病、理气祛湿。
哪些人不适合陈皮?
陈皮的功效颇多,能辅助治疗多种病症,但是药三分毒,有一些人并不适合食用陈皮,或者不应经常食用陈皮,以免引起反效果。
胃热者:陈皮具有健胃的作用,但其功效主要针对胃寒症状,有助于缓解胃痛喜按、爱吃热食、舌苔薄白等症状,若是热性的胃肠不适,如胃痛拒按、爱吃冷食、舌苔黄腻等症,则不适宜服食,以免影响了病情,更耽误治疗。
燥热、尿黄者:陈皮的功效颇多,但陈皮性温,若过多食用,容易加重燥热症状,因此有燥热症状的人不宜食用;陈皮味辛、苦,过多食用后容易加重尿黄症状,因此有尿黄症状的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
阴虚体质者:体质阴虚或气虚的人,容易出现失眠多梦、咽喉干涩等症状,需要通过消除燥热来缓解症状。陈皮味辛,偏燥,阴虚体质的人食用之后,容易使燥热加重,会更难以入睡,或多梦,严重者会导致不能沉睡。
日常保健妙方
在日常食用陈皮时,还可搭配其他的一些中药,起到1+1>2的作用。
陈皮+茯苓:适合经常感觉嘴巴黏腻、四肢沉重、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的人群,可帮助健脾渗水利湿。
陈皮+生姜:适合经常咳嗽、咳白痰、流清涕的人群,这类人群往往还会经常腹胀,食用生姜+陈皮,可帮助化痰散寒,改善症状。
陈皮+黄芪:适合经常疲惫、腹泻、浑身乏力的人群,可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
陈皮+红茶:适合痰湿体质的患者(腹部肥胖、打呼噜等),可以促进身体内的湿气排出,同时还可以起到暖胃、养胃等作用。
陈皮+山楂:适合易食积、胃胀胃饱、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口气腐臭的人群,山楂陈皮同用,具有调中、燥湿、化痰,以及疏肝健脾的功效。
陈皮+紫苏:陈皮具有理气、化痰、止咳等作用,而紫苏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等作用,两者搭配食用,可以缓解风寒引起的感冒和咳嗽症状,同时还可促进痰液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