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小故事—秦艽

时间:2024-03-26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59

秦艽属于龙胆科的植物。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的别名包括大叶龙胆、大叶秦艽等,其药用部分为其根部。

图片


关于秦艽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

在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征战,士兵们因常年在外风餐露宿,不少都患上了腿痛、膝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更是在冲锋陷阵时因腿脚不便而丧命。

在队伍中,有一位随着军队南下的年轻军医亲眼目睹了这种惨况,心痛不已,决定离开部队,去寻找解决这种状况的方法。于是,这名军医,一路跋山涉水不知道尝了多少种药,遭遇过多少困难,但都没能打消他找药的决心。

某日,他在寻药途中,遇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余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他想,在如此深山之中,竟有如此奇人,在养生方面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于是他上前询问老人家,今年贵庚?在得知老者今年居然一百有二了。年轻的军医更是虚心地向这位老者求教:为何这么大岁数了,还面色红润,健步如飞,有何秘诀啊?

老人说道:吾师乃扁鹊,只因躲避战火,才独自一人逃到这深山老林之中。老人常年与梅花鹿相伴,在这一带山中采药,并为周边的百姓看病。

当听到老者就是名医扁鹊的徒弟时,年轻的军医便扑通一声跪在老者脚下,连声说道:老前辈,救救我们吧。

当他把寻药的经历和路上遇到的艰辛告诉老者后,老者被他的诚心所打动,便指着路边一株草说,这个草能治疗你说的腿疾,你多采些这种草回去吧。年轻的军医把药采好,便告别老者下山了。

回到军中后为患者煎好药,监督他们按时服药。渐渐的,他们的腿疾都痊愈了。

随着军医游历全国,也给全国的百姓治疗这种腿疾,这种药材就逐渐流通到了全国。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而且交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种药材叫做“秦纠”。后来人们叫着叫着,便化音为“秦艽”。

图片

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秦艽是祛风湿药,疏通经络脉道往外窜达是它的本能,但它和一般祛风湿药有最大的不同点是它还能够通利二便。

秦艽善入肝胆、脾胃经,善于窜达经脉上下,经络枝节层层通透,然后又可以引着热湿邪下归二便排出体外。下面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秦艽的利湿退黄的功效。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出秦艽的特殊功效。

因胆汁淤堵引起周身黄疸的病人,中医师一般用茵陈蒿汤来退黄疸,但黄疸只能退八九成,还有一点点微黄,退不干净。为什么没有彻底把湿热黄疸退干净呢?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气血不足,不能彻底把浊毒扫出体外;第二个是茵陈蒿汤对于大面积上的湿热能排得干净,但对于经络末端枝节交汇处以及肌体角落里沉积的湿热,却很难彻底排除干净。

想要退干净黄疸加一味药就可以,那就是秦艽。秦艽能够将药力通达这些细枝末节处。并把湿热从难以清理的“卫生死角”处拽出来。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对秦艽的独特退黄疸作用有了更深的解了。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几个秦艽的药膳。

一、秦艽乌鸡汤。

准备材料:

乌鸡半只左右、秦艽、千年健、盐、调味料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全部中药材洗净,放入药袋。

2、乌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入鸡膛,放入沙锅中。

3、沙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炖烂。去药袋,用辅料调味后即可。

食用方法:食肉喝汤,每三天一次。

功效:清热除湿,祛风通络。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属湿热蕴结者。

二、秦艽煲老鸭。

原料:老鸭半只、秦艽、老桑枝、 盐、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老鸭洗净切成小块;秦艽、老桑枝洗净装药袋备用。

2、将上面材料一同入煲,加水适量大火烧开,用小火慢炖一个小时,待老鸭炖烂调味即可。

食用方法:食肉喝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

图片

三、秦艽天麻粳米粥。

准备材料:

白萝卜一根、粳米一把、天麻、秦艽、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天麻、秦艽水煎约3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白萝卜洗净切块;粳米淘净备用。

3、将萝卜块、粳米放入药汁中,加适量清水煮成粥。

4、加盐少许调味即可。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适用于脑血管疾病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的患者。

温馨提示:药膳内的中药用量请谨遵医嘱。

文字整理/华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