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道德经》的朋友都知道,每当有“母”字出现时,都是与“道”有很深的联系,老子试图通过母亲这个我们熟悉的形象,来诠释何为“道”。1、第一章:“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3、第二十五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4、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5、第五十九章:“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除了以上七处明确的写了“母”字,在其他地方还有用母亲特质表示的语句,举例如下:1、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8、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的确是将“母”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简直是可以作为符合“道”的存在。“道”能生化出万物出来,就像母亲,母亲是人类这个族群的根本,道是天下万物繁衍的根本。“无”产生了“有”,而“有”就是像母亲一样,是万事万物的衍化的根源。甚至具象的女性特征,也成为了万事万物衍化的天地之根本。将道的衍化万物能力,用女性的繁衍特质进行表达了出来。“道”不仅仅只追求强,也要守住弱。道既是阳,也是阴;既是雄,也是雌,任何事物都有一体两面,不能只追求一面而忽视另一面,更何况两者之间还在不断的变化。阴也可以克阳,雌也能胜雄,柔也能治坚,就像母亲。“道”是伟大的,值得尊重和重视的,就像母亲一样值得我们尊重和重视。如同我们个人得到了“道”,如同治理国家之根本,这些都像是我们的母亲,伟大而高贵,如母仪天下。这首先就要从老子的生活背景开始说起了。老子生活在距今2500年以前的陈国,是周朝统治下的某个小诸侯国,后被楚国给吞并。据史书记载,陈国就是非常推崇女性女性文化的国家。正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认为女性能化育生命、抚育万物,是对种族繁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陈国还非常崇拜女性的品德,认为其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所以,在老子看来,女性的方方面面都是非常符合“道”的特征。老子观察到世间万物尤其是男性力量和男性智慧的不足之处,而女性的阴柔之美、女性的智慧与品德正好与之互为补充,互为转化,由此而形成了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老子还在认识到女性、母亲的美德之后,就提出贵柔守磁的观点。从“弱者道之用”,到“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最后提出“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这与老子所崇尚的无为而无不为“道”是非常契合的。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的的是,老子所说的柔弱并不是我们现在人理解的“软弱”,而是看似力量并不强大,但柔软又有韧劲的“柔韧”。内在蕴含的是顺势而为、坚韧而又富有弹性,是与“过刚易折”相对。在老子看来,这种“柔弱顺自然”之道,就是天下万物生生不息、繁衍化育的根本。老子并没有以刚强为贵为尊、柔弱为贱为卑的观念,反而对其十分推崇,形成了“重阴阳,等男女”的先进宗教哲学观念。女性在道教文化观念里,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男性附庸,而是具有平等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甚至神格的重要角色。《道德经》从某种侧面也在歌颂母亲的“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用自己温柔而宽厚的母爱滋养了下一代。正是因为母亲具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的“不争之德。”才会赋予我们每个人初到世界温暖的生命底色,给予我们拼搏、奋斗、努力、探索的生命原动力。所以,虽然今天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下的母亲节,但我们中国尊重母亲、欣赏女性之美的价值观在数千年的道教文化里早就形成了。最后,祝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健康快乐!
文字整理/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