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古代星宿文化——朱雀七宿
早在上古时期,华夏民族就通过夜观天象,创造了独特的星宿文化,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底蕴,在历法、宗教、术数、医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十八宿与朱雀七宿
古人为了观测太阳、月亮和木火土金水五星运行,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宿,总共二十八宿,每宿又包含多个星官,每一星官含有不同数量的恒星。
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有七宿,以某种神兽为其命名,即是古代天文学中的“四象”,也称“天之四灵”,《道枢》曰:“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
四象,南方为朱雀,由井、鬼、柳、星、张、翼、轸七个星宿组成,在五行取象中代表南方、火、红色、夏季等。
朱雀七宿及诸星官
朱雀七宿,其形象鸟,又名“朱鸟”,共有42星官,200多颗星。
井宿,与水相关,共有19星官,分别为:井(附钺)、南河、北河、天樽、五诸侯、积水、积薪、水府、水位、四渎、军市、野鸡、丈人、子、孙、阙丘、天狼、弧矢、老人。
鬼宿,一说为鸟目,一说为朱雀头顶羽毛,有7个星官,分别为:鬼、积尸、爟、天狗、外厨、天社、天记。
柳宿,为朱雀之嘴,有2个星官:柳、酒旗。
星宿,对应鸟之颈部、喉咙,包括5个星官,分别为:星、天相、天稷、轩辕、内平。
张宿,如鸟嗉,有2星官,分别为:张、天庙。
翼宿,代表鸟翼,也是2星官,分别为:翼、东瓯。
轸[zhěn]宿,为朱雀七宿的最后一宿,鸟的尾巴,又称“天车”,有星官5个,分别为:轸(附长沙、左辖、右辖)、军门、土司空、青丘、器府。
朱雀七宿星官的位置、形状与数量在《步天歌》中有更为详尽描述,例如,“八星曲头垂似柳,近上三星号为酒”描述的是柳宿两星官,柳星官有8颗星,酒旗星官有3颗星,这些数量是早期的记载,后人又有增补。
朱雀七宿与传统文化
星宿与术数预测、风水等有密切关系。如古时有一术数名“演禽”,是将二十八宿与七曜和动物组合用于预测,朱雀七宿组合后的名称为:井木犴[àn]、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另外,易经六十四卦有一卦,上坎下巽,名“水风井”卦;朱雀七宿还与地支巳、午、未有对应关系。
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朱雀七宿的影子。如,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一句,“翼轸”即是朱雀七宿中的翼宿和轸宿。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有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井宿中有弧矢、天狼两星官,弧矢就像一张拉满的弓箭,正对着西北方的天狼星,在古人绘制的星宿图中有更形象的描绘。
在道教文化中,“四灵”是重要的护卫神,其中,朱雀名陵光,常护卫在行法者前侧。另《晋书·天文志》记载:“东井八星,天之南门。”东井八星即是井宿里的井星官,此处方位还对应着八卦中的坤位,有一种说法认为此处即是传说中的“南天门”,是人仙两界的连通处。
在星宿文化里,每一星宿、每一星官均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天象的细致观测与敬畏之情,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对于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而言,具有进一步深入探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