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先天、后天与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4-07-11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721
在道教修行中,先天、后天、精、气、神等都是关键概念,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理解丹道理论,深化思想认识,助益自身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主流丹道理论中,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作如下概括:精与气属于“命”的方面,“神”属于“性”的方面。三者中神是能动的一面,对精气起主宰作用;而精气则对神有反作用,但精气不具有能动意识,只是客观地起到影响神的作用。《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四有云:“心王乃一身之君,万神为之听命。”又云:“今以先天地之神而言,其神号无位真人……修仙求佛者,必要此神主之方得。”这即是说,修炼还是要靠心或神的能动意识作用,而这个神就是指先天元神。炼丹最终要靠元神的观照作用,无论修仙修佛,必须以元神为主导。
图片
精、气、神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道教丹道理论把先天精气神则称为元精、元气、元神,把后天精气神又称交合精、呼吸气和思虑神。
对于先天精气神,《道书十二种》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谓元精、元气、元神也。精气神而曰元,是本来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既有此物,而后无形生形,无质生质,乃从父母未交之时而来者。方交之时,父精未施,母血未包,情合意投,其中杳冥有物,隔碍潜通,混而为一,氤氲不散;既而精泄血受,精血相融,包此一点之真,变化成形,已有精气神寓于形内。虽名为三,其实是一。一者混元之义,三者分灵之谓。一是体,三是用。盖混元之体,纯一不杂为精,融通血脉为气,虚灵活动为神。三而一,一而三。”
对于后天精气神,《道书十二种》云:“后天之精,交感之精;后天之气,呼吸之气;后天之神,思虑之神。三物有形有象,生身已后之物。男女交媾,精血融和,结为胚胎,胎中只有元气,并无呼吸之气。及其十月胎完,脱出其胞,落地之时,‘哇’的一声,纳受天地有形之气,入于丹田,与元气相合,从此气自口鼻出入,外接天地之气以为气,此呼吸气之根也。后天之神,亦于此而生。”
对于先天精气神与后天精气神的关系,《还真集》中有细致论述:“夫人身有三宝者,皆从天地中来,居先天而生,妙体混成,在后天而化,因质感合。非先天不能生后天,非后天不能成先天。此二者之理,一体而分化,不可失后损先也。是故以元精炼交感精,以元气炼呼吸气,以元神炼思虑神,三物混成,与道合真。自然元精固而交感之精不漏,元气住而呼吸之气不出,元神全而思虑之神不起。修仙之法无他,全此三者而已矣。祖师所谓:精全不思欲,气全不思食,神全不思睡。又曰:三真三全,必定飞仙;三全三真,必定飞升。斯言尽矣,学者味之。”
由上可知,丹道理论并非将先天与后天两者截然对立,而是认为先天与后天是有机统一体,保养后天精气神是修炼先天精气神的基础,只有修炼先天精气神,才能真正地转化后天精气神并使之得以安养。
后天可以向先天转化
内丹学所说的先天之气,可以说是宇宙的一种统一能场,它是万事万物最根源的创造力,也是永恒而无限的整体场,是人所以诞生又所以回归的超越性的依据,其实也就是道。
先天之气既是道一层面的能量场,则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切万物生化的作用都离不开它。它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却又非离开人的生命而存在于一个别的地方,它是人体后天精气神的统一的本源,就在我们的生命中体现。对于传统丹道修行而言,通常要从后天的精气神的修炼入手,其方法是神光返照,神与气交媾合一,通过阴阳交媾,产生身体的真气发动,以此来感召先天之气。人体气机的发动虽不等于是先天元气,但也离不开它的作用,通过有形的后天气机的发动,可以找到先天元气显发的契机,从有为到无为,从有形到无形,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这是从后天返先天的渐修之路。

文字整理/华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