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小心孩子受凉腹痛

时间:2021-06-28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107
小儿腹痛,可见于任何年龄和季节,是儿科常见症之一,由于孩子年纪小无法描述出疼痛部位和疼痛的感觉,看着孩子哭闹,家长急在心里,却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图片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脐之四周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而言,包括大腹痛、少腹及小腹痛。大腹痛是胃脘以下,脐部以上腹部疼痛;脐腹痛是指脐部周围痛;少腹痛是指小腹部的两侧或一侧痛;小腹痛是指脐部以下腹部正中的疼痛。一般来说,孩子的腹痛经常是因为饮食不当、脐部受寒等导致胃肠功能的失调而出现的功能性疾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孩子比较痛苦。
医书记载
《小儿推拿广意.腹痛》曰:“盖小儿腹痛有寒、有热、有食积、寒疝及蛔虫动痛,诸痛不同,其名亦异,故不可一概而论之。”可见引起腹痛的原因各有不同,切不可如一概而论,更不能随意注射抗生素和止痛药。想要真正调理治疗,需根据孩子不同的症状进行辩证,找准源头,选择合适的医学技法施治。
引起腹痛的原因
腹痛的发生与气滞有密切的关系。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充,在外容易被风寒暑湿之邪所侵袭,在内容易被饮食所伤。六腑以通为顺,经脉以流为畅,脾胃受寒或积滞,均可使气机壅塞,气血受阻,经脉失调,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而引起腹痛。
按起因和症状的不同,小儿常见腹痛分为受寒腹痛、伤食腹痛及蛔虫腹痛。
腹部受寒引起的腹痛:
由于护理不当,衣被单薄,或气候突然变化,小儿脐腹部为风寒冷气所侵,或因过食生冷瓜果,寒主收引,寒凝气滞则经络不畅,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症状为:真真发作,哭叫不安,遇到天气寒冷或空调冷风吹则疼痛加剧,用热手捂则疼痛减轻,面色苍白,伴有大便清稀,小便清长,手脚寒冷,舌苔薄白。
食伤积滞引起的腹痛: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能力差,若过食油腻厚味,或食多,或误食不洁之物,致肠胃食积停滞,郁积胃肠,气机壅塞,导致腹胀疼痛; 
症状为:腹部胀满作痛,用手按之更痛,伴有打嗝,口气酸臭,食欲不振,大便酸臭量多或便秘,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舌苔厚腻。
蛔虫引起的腹痛:
腹痛突然发作,以脐周为甚,时作时止,夜间伴有磨牙,有时在腹部摸到蠕动之块状物,时隐时现,面部有虫斑,巩膜有蓝点或蓝斑,有便虫病史。甚至蛔虫窜到胆道则痛如钻顶,时作时止,伴有呕吐。
应对腹痛的方法
道医小儿推拿:
基本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揉中脘,摩腹,拿肚角;
受寒痛:加揉外劳宫穴,揉一窝风;
伤食痛:运板门,运内八卦;
蛔虫痛:揉一窝风,揉外劳宫穴;
腹痛期间,忌食油炸、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冰镇、生冷的食物以及坚硬的果仁等食品。

图片

道医祝由术
运用天师府祝由医学,使用【肚子疼】符箓为主,辨证后可叠加其他符箓,如【肚子疼+脾病+冷症】符箓来治疗脾脏受寒引起的腹痛,根据四象脉诊辨证或患者本人症状对症使用效果更佳。
日常如何预防?
(1)避免感受风寒,特别夏天要避免孩子腹痛被空调风直吹,并注意少食或不食寒凉饮食及瓜果,以免寒邪入体导致腹痛。
(2)注意饮食卫生,严守古训:“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保持孩子七分饱,三分饥。
(3)寄生虫所致的腹痛,要先安虫,痛止后,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再驱虫。
(4)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文/华锦   编辑/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