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当道士,道士修行都干什么?

时间:2024-07-23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272

道士平时应该什么样?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其实历代祖师都专门写过很多经典来给后人以指点。比如说,嗣汉天师府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祖师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道门十规》的经典。张宇初祖师就好像一位关心孩子的家长,手把手的教后人要怎么做一个好道士,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本文挑选一些内容作重点分享。

一、道士日常就是两件事

张宇初天师说:“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为先,次以参究为务”。

也就是说:做一个修行之人,首要的是戒律自己的心性和行为,其次致力于深入探究道法。绝对不能只追求各种道法,忽略了内心修养和行为戒律。

总结1:当道士第一条——守戒律。

二、找到对的人当师父

张宇初天师说:“先求岩谷明师、草衣木食之士,开发万法根宗”“苟惟务虚名,奔逐声利,必求参当世显达为师...不异井巷巫觋之徒”。

也就是说:要找那些穿的很平常、吃的很简单、生活很朴素,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的明师做师父,请他们指点万法的根源和宗旨。不要只顾追求虚名,追逐名声和利益,一心要拜当世声名显赫的人为师,有这种名利虚荣之心,就会与市井上的神汉神婆一样,落入下乘。

总结2:当道士第二条——找师父要重人品、不重名位。

图片

三、专心修行,不要贪多

张宇初天师说:“精励香火,止佩一法、一箓、一职,苟能晨夕炼神养气,修持不怠,与神明交格,言行无慊,何患法之不灵,将之不祐,虽职小法专亦验”。

也就是说:成了道士之后,好好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不要一味追求成为高功、获得箓职,要只专注于一法、一箓、一职。如果能日夜不懈地修炼精神、调养气息,坚持修行不懈怠,与神明沟通,言行无愧,又怎会担心法术不灵验、神将不保佑呢?即便职位再小、只要法术专一,也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总结3:当道士第三条——修法不在多,贪多嚼不烂。

四、宁做蚂蚁腿,莫学麻雀嘴

张宇初天师说:“辄夸符咒之验,呼俦诱类,第相鼓惑,甚则假以谢师犒将,徼索酒食,诚有误于叩析,且深乖于教范。又辄妄为人师,以盲引瞽,内无功行,外结是非,深为大戒”。

也就是说:不修香火、荒废修行,就算从头到脚都带满了法器,也只是个倒腾纪念品的小商小贩。如果从不真正敬畏神明,却夸大符咒的灵验,呼朋引伴,互相蛊惑,甚至假借神明的名义,骗财骗色,这就严重违背了教义。有些人自己修行还不咋地呢,就敢随意收徒,就好像瞎狗还要当导盲犬去给盲人带路,简直就是耽误别人的修行,这样的罪过是无法原谅的。

总结4:当道士第四条——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要不懂装懂

五、有些邪法提都不要提

张宇初天师说:“圆光附体、降将附箕、扶鸾照水诸项邪说,行持正法之士所不宜道,亦不得蔽惑邪言,诱众害道”。

也就是说:市上流传的邪法,修行正法的不要谈论,否则徒生口舌是非。更不要向别人宣传这些事,引诱他人走上邪路,罪过就大了。

总结5:当道士第五条——持守正道

图片

六、多行善事,不要骗钱

张宇初天师说:“凡行符水之士,务以利济存心,以丹砂药术兼济,不得妄受资财,反与鬼神构怨,以至法术不验”。

也就是说:道士以行法应该以济世救人为念,注重行善积德,收取法金要适可而止,不能用道法来敛财,否则鬼神都不会帮你,法术也就必然失效。

总之,张宇初天师在《道门十规》中,以深邃的智慧与无尽的慈悲,为后世道士绘制了一幅幅清晰的行为准则图。他的教诲不仅是对道门弟子的殷切期望,更是对修行之路的深刻洞察。

在日常修行中,道士需时刻自省,守戒如磐,不忘初心,专注于道法的深入探究与内心的修养提升。寻找师父时,应重人品轻虚名,以真诚之心求道问法。在修行的道路上,保持专注与坚持,不求速成,但求深远,让每一分努力都化作修行的甘露,滋养心田。

同时,道士还应以慈悲为怀,广结善缘,用所学道法医术济世救人,积累无量功德。对于邪法异说,则应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不为其所惑,更不为其所累。

最终,当我们回望来时路,愿每一位修行之人都能成为那盏照亮黑暗、指引迷途的明灯,不仅自己修行有成,更能以正信正念影响周围,共同守护这片道法自然的净土。如此,方不负道士之名,不负祖师之托,不负天地之恩。

文字整理/华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