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趣谈:名称中带“门”的穴位(一)

时间:2024-08-0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090

穴位,学名腧穴,腧穴学发展至今,现行国家标准的十四经经穴有362个,每穴对应一个“正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取象比类是穴位命名的重要方法,如有些穴位便是借助建筑物名称来命名的,“门穴”即是其中一类。

人体中以“门”命名的经穴有22个,其中双穴19个,单穴3个,在头项、四肢、躯干皆有分布。“门”,繁体写作“門”,是建筑物出入口的遮挡物,字书《玉篇》曰:“门,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门穴则是气出入的重要通道,是调理脏腑经络病变的要穴,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

头项部“门穴”

耳门:

图片

位于耳道口外,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下有听宫穴,属手少阳三焦经。本穴为临床常用穴,凡听力相关病证,皆可选用此穴,《针灸甲乙经》言:“耳聋鸣,头颔痛,耳门主之。”

哑门:

图片

位于颈后部,第二颈椎棘突上凹陷中,上有风府穴,属督脉,而且是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有口不能言为“哑”,本穴可调理暴喑,舌强不语以及颈项疼痛等,《玉龙歌》曰:“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哑门穴不可深刺,《太平圣惠方》载:“头风脑痛,舌急,针入八分,不宜灸。”

四肢部“门穴”

四支部有六穴,上肢有液门、神门、郄门,下肢有金门、殷门、箕门。

液门:

图片

第4、5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是本经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水。三焦是津液运行的通道,本穴名“液门”,事关水液开闭,《甲乙经》说:“热病汗不出,天柱及风池、商阳、关冲、液门主之。”又说:“风寒热,液门主之。”本穴与耳门穴同属三焦经,亦可调理耳聋、耳鸣等症。

神门:

图片

位于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为手少阴心经输、原穴,五行属土。中医讲心藏神,心主神明,神门是心经神气出入的门户,对失眠、心烦、痴呆、癫狂等症有效,《玉龙歌》曰:“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郄门:

本穴位于前臂腕掌侧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为特定穴之心包经郄穴。郄,同隙,郄穴是气血深聚、输注之穴。郄门穴是心包经经气出入的关键之处,心包是心之外膜,本穴可以调理心痛、心悸等心脏相关病证,《甲乙经》曰:“心痛,衄哕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郄门主之。”

金门:

图片

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后方,骰骨下缘凹陷处。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郄穴,还是足太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阳维脉起于金门终于哑门。金主肃降,《针灸穴名解》言:“足太阳经至此,临于垂末,将与少阴之气交接,犹时届九秋,金风肃起,遏化阳和之气一变而为萧瑟之阴。故曰‘金门’。”又金克木,木主风,本穴可调头风、头痛等症。

殷门:

图片

亦属膀胱经,位于大腿后侧,臀沟下6寸两筋之间。殷,殷实,有丰盛、丰富之义,另本穴可通泻气血,《针灸穴名解》说:“其体则‘殷’,其用则犹‘门’也,故名‘殷门’。”《甲乙经》曰:“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恶血归之,殷门主之。”

箕门:

图片

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上1/3与下 2/3交点,解剖学位置有股动脉。箕,本义簸箕。簸箕上下扇动会形成风,是一种扬米去糠的器具;另有青龙七宿之一的箕宿,位于青龙尾部,在古代也被称作风神,属水,名“箕水豹”。《经穴解》曰:“穴名箕门者,以足之两股在此,其形并列如箕,经脉之动脉皆以门称,故曰箕门。”《甲乙经》曰:“癃,遗溺,鼠鼷痛,小便难而白,箕门主之。” 癃,指小便不利。现代还有文献记载可用于调理中风后遗症中的下肢病症。

以上是头项部、四肢部“门穴”,我们下一篇继续介绍躯干部“门穴”。

文字整理/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