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阳气和疾病规律

时间:2024-09-08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2742

阳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人体的生命活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阳气充足,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寿命长久。阳气不足,人体虚弱,易病易老,寿命缩短。因此,有句古话说:“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人体的阳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是很正常的表现,大多数正常情况下,年轻的时候人体的阳气是比较充足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阳气会逐渐减少或者下降,这是生理性的阳气波动,在机体之中很正常的表现。若是病理性的,长期疾病之后,身体正气或者内气耗损得太多,或者是用药过多,也有可能导致人体阳气减退,此时就需要补阳。

图片

一、为什么小孩子经常发烧感冒?

一方面,我们所说的小孩子是先天阳气最足,是纯阳之体,只是说他体内潜藏的阳气最足,那些阳气就像没有燃烧的木柴,还没有燃烧转化成他体内的现有的阳气。小孩子身体发育还不成熟,体内能容纳的阳气较少,如果加上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或者长时间暴露在风寒或者风热很重的地方,邪气就容易打破这阳气火焰,进入皮肤腠理,导致小孩子感冒发烧。
另一方面,其实小孩子发烧是一件好事,小孩子发烧证明孩子阳气足,现在很多大人想发烧都烧不起来,结果一去体检,却很多其他疾病,这就是身体阳气不足,无法发烧,连外邪入侵都无法用高烧抵抗的后果。并且,通过感冒发烧,孩子会激发体内阳气更加充盈,从而起到增强防御力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只是看到这句纯阳之体,没有经过详细的辩证,就断定孩子阳气充足属于纯阳无阴,因此治疗小孩感冒时大量使用阴寒之药,滋阴泄阳,导致小孩的稚阴稚阳次次治疗次次伤,越看病身体越差。

二、为什么青少年通宵看小说都不累?

青春期和童年是人生的最好时期,体内先天之阳的柴火烧得正旺,而后天脾胃发育良好,从食物中汲取的后天之阳也非常充盈,所以体内阳气充盈。很多中老年人都很怀念自己的青年时期,因为此时精力充沛,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干再重的活只要吃好睡好第二天又能接着干,不像老年那样,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
人内心深处是怕累,恐惧疲倦的,所以很多人在疲倦时喝咖啡提神,在累时打打游戏,看看小说,希望得到刺激而重新焕发出精神。有很大一部分人,沉迷小说、游戏,不是其中的情节,而是那种聚精会神全然忘我的时刻。所以,青春期和童年的美好,是以强大的身体为基础的,它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最好的两个时期。而这两个时期,阳气的充盈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图片

三、大病重症高发为什么从中年开始?

到了中年时期,身体阳气开始由盛转衰,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人,阳气衰落更快,到了这时候,很少人感冒后会发烧,这是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阳气烧起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身体变好,因为正是这个时期,很多大病在酝酿,或者已经生成,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一些心脑血管、风湿和筋骨的疾病,包括癌症在这个年龄也是高发的。这就是阳气失去保卫作用后,身体已经无力抵抗病邪,病邪逐在身体积累。所以有些人一年到头都没有病,就是经常容易累,结果几年后检查出来的都是一些大病或者慢性病。从保险公司理赔数据来看,重大疾病的平均理赔年龄为42岁,50%以上的理赔年龄集中在35-49岁这个中年时段。
当然,生病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大病只会在这个阶段,在任何阶段都会,只是这个阶段和老年阶段比较容易,也不是任何人都会生病。有很多人很注意自己的身体,劳逸结合,把身体的阳气保存得很好,就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也不是什么大病。

四、老人为什么特别容易病?

到了老年时期,阳气进一步衰退,所以老年人特别容易生病。而且很多老人家都有慢性病,容易感觉疲乏、气短、不欲动等情况,到了冬天就四肢发冷,有时甚至冷到不能入睡,盖多少张被子都无补于事。这就说明老人家体内的阳气已经很衰弱了,再加上病邪侵入体内,一直和体内的阳气做斗争,使得体内阳气越来越少,而在外面表现出阴盛阳衰的症状,因为阴主静,所以人会不欲动,阴为寒,所以人会感到寒冷,阴寒过甚,还会凝结血液,变成血瘀证,诱发心脏方面病变。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日常可遵守“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节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对于道医弟子和学员来说,勤练功法是补阳的捷径。

文字整理/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