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参用对人身
人参别名白参、红参、别直参、吉林参、野山参。主产于我国东北各省,以吉林的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因而称吉林参。产自朝鲜的称朝鲜参、高丽参、别直参。
一、现今人参的常见分类。
1、人参根据是否裁培可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园参等。
野山参:
野山参又名山参,是山野林海中自然生长的人参。其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野山参是人参中的精品,只有在原生态无人为干扰情况下自然生长15年以上的人参才能称之为野山参。同时作为著名的滋补圣品,野山参在我国目前已有3000余年的采挖和食用历史。以吉林长白山出产的人参为地道药材。其色黄,味甘,气凉,质润,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
移山参:
移山参指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生长的人参。其主根下部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至中部,须根的珍珠点却较少。
园参:
园参即人工种植而成,以身长、支大、芦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虽然它的生长年限和生长环境都不能与野生人参、野山参相比,功效和价值也是相差甚远,但它的生长年限短,通常种植3-4年就能快速的获利,并且种植门槛很低。
2、人参根据产地可分为吉林参、辽参、高丽参、日本人参等。
吉林参:
吉林参即产于吉林省的人参。吉林是中国人参的主要产区,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有阴凉湿润的气候条件,肥沃的腐殖质土层及散射的阳光。
辽参:
辽参是产于辽宁省的人参,其中产于丹东市的“宽甸柱参”和“石柱参”(分别以地区命名)为佳。而石柱参的特点是体长皮老、纹深,有珍珠点,其有效成分要高于园参。
高丽参:
朝鲜人参又称为“高丽参”、“别直参”。依加工方法的不同,商品参又有朝鲜红参与朝鲜白参之不同,而以红者为佳。
日本人参:
日本人参又叫“东洋参”,是用中国东北原产地的人参种子在日本裁培而成的人参。因其加工方法不同,有白参、红参之分。
3、人参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红参、边条红参、白糖参、生晒参、白干参、掐皮参、大力参等。
红参:
红参是由园参剪去支根及须根,洗刷干净,蒸2-3小时,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再烘干或晒干而成。
边条红参:
边条红参也是红参的一种,一般以身长径圆根茎和支根较长为特点。
白糖参:
白糖参也叫糖参,顾名思义即用糖汁浸透的人参。其原料大多以浆不足、体形欠佳的鲜参为主。
生晒参:
生晒参即用新鲜人参洗刷干净后晒一天,再用硫磺熏制烘干而成。由于其加工方法不同,有全须生晒参和去须生晒参之异。
白干参:
白干参是用新鲜的人参主根通过洗刷、刮皮的处理后干燥而成的。上端可看见浅纵纹及支根的痕迹。
掐皮参:
掐皮参指用鲜参的整个根部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去除粗皮,在其周围扎上小孔,将其浸泡于糖液中,再捞出晾晒至干,用手在表皮掐出皱纹,再晾晒干燥而成。
二、人参的特性。
1、人参性寒还是性温自古争议不断。
人参性寒:
执性寒观念者的依据是,《本经》明文:“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不喜风日,向阴而生。生长极为缓慢,得地阴之精。故能补阴,止消渴,入五藏。
人参性温:
执性温观念者亦有依据。陶氏《别录》明文:“人参,微温,无毒。主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治肠胃冷痛吐逆者,必为温药。何况能生在冰天雪地里的物种,通常是性温的。否则存活都是问题。而且很多人吃多了人参便会上火,亦是明证。
2、人参之功,乃入阴化阳 。
人参又名“神草”,“如人形者有神”(《别录》语),微寒微温之义,其实是非寒非温,即寒即温,阴阳不测之谓也。在易经里——“阴阳不测谓之神”。
物阴者喜高燥,人参生于山谷,确是体阴。但物阳者喜阴翳,人参长于树下,乃阴中之阳。
人参更重要的一个属性,是色黄味甘,皆为土性。而且初生一丫,五年才生二丫,十年才长三丫,年深日久者才能长到四丫,尽得土气之精华。故此在《辅行诀》中,人参的五行能量配属为土中土。
土行的能量是什么?是转输变化也,此乃最大的“阳用”。也就是人参之功,乃入阴化阳。
白虎汤证中,“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止渴,为何不直接加天花粉?在《本经》中栝楼根“主治消渴”,岂不更适合?为何是加人参?
白虎汤证大汗出,伤了津液,津属水属阴,重点来了,人体缺水,补水行不行?不行。水在人体里必须经“化气”,才能“散精”,输布全身。天花粉性寒,只能入阴,而不能化气。只有用人参有入阴化阳的“特异功能”,才能真正入阴生津!
人参之功,入阴化阳,入气药而生气,入血药而化气,入风药而布气,这就是人参独有的“阴阳不测谓之神”也。
3、人参的补虚和扶正。
人参得天地精华,大补人身元气,其“除邪气”之功用也极尽曲义秘奥。
气分邪正,病有合分。病合者,正邪之气胶着并居而相争。这种情况多见表证。我们常见的感冒发热,就是人体的正气向外抵御风寒之邪气所呈现的症候。此时当全力解表攻散,祛邪为主,不可加人参。因正邪气混合不分,补正亦会助邪。
而当病分者,邪正相离。人体则虚实夹杂,往来寒热,此时可加人参以扶正,与祛邪之品一同补泻兼施,兼用无碍且相济。
这就得出一个精微的区别。人参“除邪气”之功,在于其“扶正气”之能。所谓“邪之所凑,正气必虚”。但人参只能扶正,祛邪尚需祛邪之品的配合。因此,人参的主要功能是补虚,扶正。
三、人参的吃法。
1、含服。
将鲜人参切成片放入口中,不断地吞咽唾液。鲜人参的主要成分会随唾液进入人体,由于唾液的助消功能,可使人们最大化地吸收鲜人参养分。含至10分钟左右,可将变软的鲜人参咀嚼咽下。这样可以提神醒脑、甘甜可口!
2、炖食。
将新鲜的人参切成厚度大概在2CM的薄片,直接放到陶瓷碗里,要加满水,密封碗口最好,放置炖锅里隔水蒸炖至4到5个小时后,饮水食参。
3、炖鸡汤。
把新鲜人参切成薄片之后留在那里备用,将鸡去毛去内脏弄干净后放于炖锅里,然后再加入新鲜人参片2-3片即可和调味料一起用文火熬3个小时左右,要记得喝汤吃肉同时要吃人参片。
4、泡酒。
用新鲜人参泡酒泡出来的酒益处更多,很简单的泡法,只需要用一整个新鲜人参洗净干水放置干净容器,加入500G纯度在50-60左右的白酒,泡大概半个月左右便可以喝,每次不要喝太多。
5、冲茶。
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者杯中,用开水冲之,闷盖约5分钟后即可服用,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冲服,直至没有参味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