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行应该如何看待神通
提到神通,我们往往会联想到神话故事中所描述的超自然本领,如上天遁地、下海蹈火、七十二变、三头六臂、日行千里、隐身分形、铜头铁臂、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千里眼顺风耳等等,而现实中的道教里面也的确有关于神通的记载。
神通的种类
下面看一下道教典籍中关于神通的记载:
1、根据《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下记载,六种神通为:
目通:能彻视洞达,坐见十方,天上地下,无有障蔽,六合内外,鬼神人物,幽显大小,莫不了然分明,如视掌中。
耳通:能洞听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一切音声,无不悉闻。人天禽兽,蝖飞蠕动,一切众声闻悉,晓了分明。
鼻通:晓百和宝香,分辨气数,浓薄差失,纤毫必记,四方上下,异域绝境,香臭之气,闻如面前。
舌通:万品众物,合为一食,经舌悉知种类,分别其味。
身通:能飞行上下,履火涉水,经山触石,无望慑碍,分形散体,干变万化形,长充于八极,短入于毫微。
心通:回一切法,皆悉空净。
2、根据《性命圭旨》的《贞集》记载,六种神通为:
心境通:坐到静时,陡然心光发现,内则洞见肺腑,外则自见须眉,智神踊跃,日赋万言,说妙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
神境通:不出庐舍,预知未来事情,身处室中,又能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
天眼通:正坐之间,刹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也。
天耳通: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能忆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也。
宿命通:或昼或夜,入于大定,上是天堂,下见地狱,观透无数劫来宿命所更,此是宿命通也。
他心通:神通变化,出入自如,洞鉴十方众生,知他心内隐微之事,他虽意念未起,了了先知,他虽意念未萌,了了先觉,此是他心通也。
以上是关于神通的记载,讲到了神通的种类及相应的功能。然而神通却不可以执着、追求,下面讲一下执着神通的弊端。
执着神通的弊端
神通似有魔力般令人着迷,很多人会追求神通、感应,岂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想象一下,如果定力不够,有了天眼,见到恐怖的景象,大概率会吓傻;若有了宿命通,知道将来有个劫难,肯定会日夜煎熬、辗转反侧;有了他心通,他人真实想法全都知道,也是相当痛苦。所以心性、定力没有修炼到一定程度,神通还是不要有。
更有甚者,未遇明师指点,主动去贪求感应、一心追求神通,这种行为就很容易导致被精怪附体,成为精怪的傀儡。这样的人一般都是修行的时候非常着相,特别在意能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梦到什么事情等等,且特别喜欢到处讲这些奇特玄妙的“感应”,久而久之,与道背离,逐渐变的神神叨叨,思维混乱,最终就有被附体的危险。道教认为“正神不附体,附体非正神”,附体的都是鬼魅精怪等,《太上天坛玉格》云:“一切上真天仙神将,不附生人之体,若輒附人语者,决是邪魔外道,不正之鬼。” 祖天师《想尔注》云:“ 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 如果一旦被附体,后悔晚矣。
综上所述,神通不可以贪求,它只是修行的附属品,充其量也不过是修行道路上的风景,而非目的。如果以发神通为修行目的,则与大道背道而驰,且有附体、入魔之虞。人身难得,若因求神通、感应而误入歧途,岂不可惜。
萨祖云:“重积德,魔自远,功行圆满得自然”,修行人当以诸位祖师为楷模,以修炼心性、积功累德为重点,以得道成仙为归途,切不可贪求神通。
文字整理/华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