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带“药箱”——急救穴(下)
上篇我们介绍了7个急救穴位,本文接着介绍剩余的几个穴位。
8.太溪穴、昆仑穴:止鼻血、牙痛(捏后脚跟)
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两个穴位基本在脚后跟内外对称位置。现代人作息不规律常熬夜会造成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心火,从而导致心火旺盛、循经上炎,出现咽干、喉咙痛、牙痛、流鼻血等等“上火”的症状。按揉脚后跟的这两处穴位,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引火归元、消肿止痛的功效。操作时用拇指指腹按在穴位上,一松一紧进行按压,至症状缓解即可。
9、丰隆穴:止咳化痰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按压有沉重感。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下肢浮肿,腿膝酸痛等。丰隆穴侧重化痰,孔最穴侧重止咳,所以这两个穴位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10天枢穴:止便秘
天枢穴位置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约3横指)。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便秘患者大便不畅时可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可产生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11极泉穴:心脏不适
极泉穴位置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举臂开腋取穴。主治心痛,目黄,胸胁痛,腋下肿,肩臂不举等。
突然感觉心悸、心痛,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期症状,若此时身边没有急救药物,不要随意走动,在等待救援的同时,可以请家人或者身边人弹拨心经上的急救穴——极泉穴,为救护争取宝贵的的时间。如果身边无人,自己也可操作。伸出你的左臂,用右手拇指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速度不要过急,有酸麻感,即可。
12三阴交穴:缓解女性痛经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所以三阴交穴是缓解痛经、调理月经不调的常用穴位,而且按摩三阴交穴还可以起到健脾益血、安神助眠的功效,通常痛经时按摩三五分钟就可见效。同时可搭配合谷穴、气海穴一起使用。
合谷穴前文提到过,有镇静和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各类止痛,痛经时也可按摩合谷穴。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1.5寸位置,通常适用于肾虚或者是气血虚引起的痛经,效果会比较好。
13神门穴:安神助眠
神门穴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小指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位于手腕横纹处。晚上难以入睡时,按摩神门穴。有促进睡眠效果的还有几个穴位。
安眠穴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涌泉穴位于脚底,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三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临睡前按摩这几处穴位都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还有缓解肩颈疼痛的肩井穴;缓解肘部疼痛的曲池穴等等。我们身上的急救穴还有许多,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暂时缓解症状,为专业医疗救助争取宝贵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维护健康,保持健康。朋友们还知道哪些急救穴,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