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一吸皆学问,聊聊与呼吸相关的肌肉

时间:2025-04-26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55

一呼一吸为息,《庄子·大宗师》言:“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呼吸与健康及修行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从解剖学角度看,每一次呼吸都需要多个组织和器官参与,其中,呼吸肌为呼吸运动提供了原动力,在一呼一吸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呼吸肌是与呼吸相关的系列肌肉,包括主要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下面我们简单聊聊。

膈肌

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为凸向胸腔的穹隆状扁薄阔肌。何为穹隆?西汉扬子《太玄经》言:“天穹隆而周乎下”,晋代范望注曰:“穹隆,天之形也”。晋代郭璞注释《尔雅·释天》篇说:“天形穹隆,其色苍苍”。

膈肌分为四周的肌质部和中央的腱膜(中心腱)。外周肌质部主要由肌纤维组成,又可分为胸骨部、肋部、腰部三部分。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左、右7~12肋;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位2~3 个腰椎(左、右膈脚起源不同)以及内、外侧弓状韧带。三部分肌纤维均止于中心腱。膈肌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

膈肌收缩时,穹隆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加,胸内压降低,空气流入肺部;膈肌舒张时,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廓上下径缩小,人处于呼气状态。

图片

肋间肌

肋,是围成胸腔的重要构造,共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肋骨可分为中部的体及前、后两端。肋骨前端接肋软骨;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体的后份急转弯处称作肋角。肋间肌则是两肋之间的肌肉,主要分为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这两类肌肉同时存在于肋间,其肌束方向相反,覆盖范围也略有不同。

肋间外肌位于相邻肋之间的浅层,起于肋骨下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方,止于下一肋骨的上缘;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于肋骨的上缘,肌纤维斜上前上方,止于上一肋骨的下缘。肋间外肌前部肌纤维仅达肋骨与肋软骨的结合处,在肋软骨间隙处,移行为纤维膜,称为肋间外膜,直至胸骨侧缘;肋间内肌后部肌纤维仅达肋角,自此向后同样移行为纤维膜,称作肋间内膜,接肋横突韧带。

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向前、向外移动,胸廓的横径增大,助吸气;肋间内肌收缩时,肋骨下降,助呼气。膈肌和肋间外肌是主要的吸气肌。

图片

腹肌及辅助呼吸肌

腹肌是位于人体腹部的肌肉群,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其中前外侧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这几类腹肌的起点或止点多连接于肋,如腹直肌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腹外斜肌起自下8个肋外面;腹横肌起自下6个肋内面以及髂嵴等部位。当腹前外侧群肌收缩时,可增加腹压、降肋,助呼气。

在剧烈运动等特殊情况下需要其它肌群参与呼吸。辅助呼吸肌主要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和斜方肌等。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胸骨端,收缩时可以抬高胸骨。斜角肌止于第1~2肋骨,收缩时可上提第1、2肋。斜方肌的起止点有胸椎、锁骨、肩胛骨等,收缩时有助于提升胸廓。这三类肌群可以协同辅助吸气。

呼吸这一看似简单的生理过程,实则涉及了多块肌肉的协同作用。

从膈穹隆下降到肋间外肌收缩助力机体吸气,再到腹肌和肋间内肌的作用完成呼气,每一组肌肉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深入探索这些肌肉的功能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某些呼吸系统疾病,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体构造的精妙之处。

文字整理/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