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上古“绝地天通”之前,人人都能沟通神仙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神仙一直是华夏民族的终极向往,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谁不想长生不老,谁不想逍遥快活似神仙呢?
然而,尽管先秦典籍对神仙有大量记载,尽管神庙中的塑像栩栩如生,千百年来却几乎没有人亲眼见过神仙。
这就难免令人产生质疑:
到底有没有神仙?
如果真的有神仙,为什么不显化人间,救度众生?
这个谜团的答案,很可能就藏在极为久远的神秘传说中。
相传上古时期,天地相通,人神混居,人人都能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直到颛顼(zhuān xū)进行了一项天地法则的改革,从此人神各司其职,互相不扰,史称——绝地天通。
相比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绝地天通显得冷门多了,但它无疑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绝地天通的背景
颛顼,乃黄帝之孙,五帝之一。因辅佐少昊有功,封于高阳,少昊死后,颛顼打败共工,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号“高阳氏”。
在颛顼改革前,那是一个“民神杂糅”的奇幻时代。
一是天地间有通道连接。上古天地距离很近,神仙、帝王乃至巫觋都可以通过神山、神树往来上下。有考古学家认为,《山海经》中描述的“天梯”建木就是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原型。
二是神仙经常干预人事。此时神仙并不罕见,还经常直接参与人间事物,甚至决定着部落战争的走向。如在黄帝与蚩尤的大战中,水神、风神、雨神、旱神轮番上阵,黄帝得九天玄女相助才反败为胜。
三是沟通神仙并非特权。当时家家户户皆可占卜通神,任何人都能自称获得了神的指示。《国语》载:“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
通神自由化的后果就是——祭祀失去法度,百姓缺乏敬畏,不仅有邪神作乱,正神也不再降福,部落管理极为混乱。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改革势在必行。
二、绝地天通的措施
绝地天通,单从字面分析,肯定要断绝天地间的通道。
《尚书》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史记》载:“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大致来说,就是颛顼命重将天上托,命黎将地下压,从此天地相隔甚远,无路可通。然后重负责管理神界事物,黎负责管理人界事物,使得神仙不能无故下界,凡人不得随意通神。到夏朝和商朝时,重、黎的后代依然掌管天地秩序。
但人神交流依然存在,那么谁来向天下民众传达上苍的旨意呢?当然是皇权之下的司天机构,由德高望重的巫师感悟神谕,颁布天下。民间则可以继续保持对祖先的祭祀。
三、绝地天通的影响
神话传说,往往夹杂着部分史实,蕴含着文化基因。虽然绝地天通的详细过程难以考证,但它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自颛顼起,终结了原始宗教无人管理的无序状态,确立了人与神的分界。天官掌祭祀,地官掌民事,人神交往被纳入制度化轨道。神话时代就此落幕,华夏民族开启了崭新的人文时代。
与此同时,意味着神权被政权垄断,沟通神仙的权力被收归于少数统治者(如君王、祭司),标志着神权向政治权力的集中,为后世“君权神授”奠定了基础。
绝地天通也象征着“政教合一”统治模式的开端,通过规范祭祀和宗教活动,分散的部落信仰得以整合,推动了中原地区从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过渡。
对于修真体系而言,绝地天通的影响无比深远。它不仅重塑了天人关系,更直接转变了修真方式与修炼理论。当天不再可及,神不再可见,修真者如何能找到抵达天界的“天梯”?
事实证明,天无绝人之路。从祖天师张道陵以凡躯证道,到历代众多得道高人羽化飞升,可知绝地天通后的登天与通神之秘,就在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丹道修炼中。
撰稿人/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