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的“元气”论

时间:2020-10-01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57

在道家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中,元气的观念理论贯穿始终,是道家的核心指导思想。

道祖老子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都是由天地二气交感合和而产生。《庄子·至乐》云:“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指出气是宇宙万物及人体生命之本源。

道教社团正式成立后,继承了先秦道家的元气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充分运用于道教理论之中。如《太平经合校》云:“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夫天地人本同一兀气,分为三体,各自有袓始”、“一气为天,一气为地,一气为人,余气散备万物”。以上种种论述,都是在阐述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及人的总根源。

气能够演化为万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云:“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以上论述将气分成阳气和阴气两种,阳气清轻,主热、燥、动,所以浮散形成天空;阴气浊重,主寒、湿、静,因而凝聚生成大地。气首先生成天地,尔后天地在不同节气和复杂的地理状况影响下,产生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道教《太平经》云:“天,太阳也。地,太阴也。人居中央,万物亦然。天者常下施,其气下流也。地者常上求,其气上合也。两气交于中央。人者,居其中为正也。两气者常交用事,合于中央,乃共生万物。万物悉受此二气以成形,合为情性;无此二气,不能生成也”。这里,指出元气化为阴阳二气,阴阳对立而统一,化生了万物。这种解释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的具体化,充满了朴素的辩证观。

道家医学对于气的解析则更为详细,对“气”字的运用有多种意义。大体来说,分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元气(炁),又称真气或祖气,即指万物本始之气。后天之气,为元气在人体中物化之气,包括口鼻呼吸之气,人体营气、卫气以及五脏之气等。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互作用,构成了人体性命之基础。这一先天气与后天气的理论,是道家修炼学说的主要根据,也是道家医学关于生理、病理及治疗学说的主要根据。

先天之气,亦写作“炁”,以示与后天元气相区别。《云笈七籤·元气论》云:“元气无号,化生有名。元气同包,化生异类。同包无象,乃一气而称元。异居有形,立万名而认表……一含五气,是为同包;一化万物,是谓异类也。夫一含五气,软气为水,温气为火,柔气为木,刚气为金,风气为土”。这阐明了先天元气化生五行之气,进而产生万物的道理。《道枢·元气篇》云:“夫人稟天地元气而生者也。一呼一吸,内外之气应矣。气有六,曰心曰肺曰肝曰脾曰肾曰三焦,为之主焉”。呼吸之气以及五脏中含有的相异诸气,即为先天元气变化而来之后天之气。

气,是充满活泼生机的物质存在,时刻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天地之间高下相合,更迭为用,是由气的升降运动引起的。《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唐王冰注:“始谓始发动,散谓流散于物中,布谓布化于结成之形,终谓终极于收藏之用也”。就是认为在天地之间,无论是有生命体的生育繁衍,还是无生命体的形气聚散,无一不是根源于气的运动变化。而引起气的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气的外部,而在于气内部的阴阳双方的对立统一的矛盾斗争,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气对于人体的作用至关重要。《云笈七籤.元气论》云:“夫元气者,乃生气之源,则肾间动气是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此气是人之根本,根本若绝,则脏腑筋脉如枝叶,根亏叶枯亦以明矣”。从人体生理角度指出了元气的主宰作用。《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经生长化收藏”。指出人体的生化运动就在于气的出入升降,运动平衡。气的运动机制失常,则产生各种疾病。《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分析了各种病症都是由于不正之气停留在一定部位所致,是从后天之气论述病因。

道医在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方面的重要特点,就是把握“气”的运行规律与作用机制,因人施策、以气治病。具体来说,在养生保健上,通过内修功法,充盈元气、平衡阴阳,使人体气机活跃,正气长存,保持脏腑和骨骼肌肉生命活力;在治疗疾病方面,道医在内修的基础上,通过“四象脉诊”感知患者身体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直接读取病象、抓取病机,找到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或运用“探气验穴”“以气驭针”的手法,以针术导气引气;或运用祝由医学以调动天地之间阴阳五行能量理气;或运用方剂、艾灸等,调整人体内气运行,扶持正气元气,排除病气,使人体生理生化趋于协调与平衡,达到祛疾疗病之目的。

(文/华汛   编辑/华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