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70%是水,怎么会有湿气,到底什么是湿气?

时间:2021-08-1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447

“湿气”这个名词近年来为人所熟知,红豆薏米这对组合俨然已经成为祛湿界的顶流,就算没喝过,应该也听过。“有湿气”也成为了很多人对自己体质的评价,进而尝试各种方法祛湿。

图片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70%是水分,如血液、脑组织等主要成分是水,骨骼中也含有水。那么,怎么会有湿气,到底什么是湿气? 

一.湿邪与湿气不同

其实,人们常说的有湿气,更确切的说法为“湿邪”。

可以被人体运化的水分、能够正常参与人体功能活动的水分,才是有用的水分,中医称之为“津液”。正常的湿气不是水的状态,是人体津液被运化后的雾露状态。

湿为水之渐,当水分无法被正运化时,就成为了堆积在体内的湿邪。湿为阴邪,阻遏气机,体内湿邪过盛之人,也可能是津液亏虚之人,所以不能把体内的水分完全等同于湿气。

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湿气是广泛存在的,正是适当的湿气,令自然界雨水充沛,令种子能够发芽,令万物繁茂。湿气不足为燥,湿气有余时,即成“淫”,会导致空气湿度过高、人体感生湿病等。

五运六气中,湿为土之本气。《黄帝内经》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唐容川先生关于“湿”的论述颇为经典,先生云:“长夏之时,湿气用事,正阴阳交媾之时,水火相蒸之候。故当夏月,墙壁皆湿,而人之湿病多感于此,人之脾土本天之湿气,为心火肾水交会而成。能化物运四脏,皆功在湿也。”

春生夏长与秋收冬藏之间,还有土的“化”。古人讲究“入土为安”,因土生万物,亦能化万物,万物埋入土中将复归于土。土化万物离不开本气——湿,不论是五行属土、高温高湿的长夏时节,还是通于土气的脾脏,能化万物皆是靠“湿气”。

二.体内湿邪如何形成

湿邪的产生,可以分为外湿侵袭与内生湿邪。

1.外湿侵袭

《黄帝内经》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长夏之季、三伏时节,自然界湿气最重,人体内部的湿气也是一年中最重的,此时也最容易被湿邪所侵袭。

除了气候因素,久坐湿地、穿湿衣服、淋雨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湿邪侵袭。

2. 内生湿邪

水湿停滞则内生湿邪,与脾不健运密切相关。夏季人体本就阳浮于表,此时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会直接伤害到脾阳。平时过食肥甘厚腻的食物,也会导致脾虚而无法充运化水湿。夏季腠理开泄,通过出汗可以排湿,长期处于空调房间会导致毛孔闭塞,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法排出而形成湿邪。

肾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当肾阳虚时,也会导致脾阳虚,进而导致湿气重、水肿等症状。不良作息会损耗人体阳气,也是导致湿邪的原因之一。

根据湿的性质,外湿可以导致内湿,内湿又会损及脾阳、肾阳,恶性循环。湿邪又被成为“万病之源”,很容易与其它邪气狼狈为奸导致湿热、风湿、寒湿等,所以当体内湿气过重时,要及时祛湿。

三.道医如何祛湿

经过一个夏天的积累,立秋前后人体的湿气达到了顶峰。

图片

金性主收,秋季渐渐开始天干物燥,水分被金秋收归于地下,这是自然界的循环。

进入秋季,人体也会随之进入一个“收”的状态,倘若湿邪过盛,不会从根本上自愈,反而会阻遏气机影响人体之“收”。立秋后秋天尚未真正来临,还有一伏,末伏这10天气温仍然较高,在秋季防燥、养肺之前,此时是祛除湿邪的好时机。

1. 祛湿分寒热

唐容川先生曰:“故凡湿病皆以治脾为主,水火相蒸为湿,故湿之为病,水火兼具。治湿之药,其性皆平,正是水火兼能治之也。”“脾之膏油连焦膜而彻内外,以达膀胱,所以治湿兼治各处。究湿之水火合化者也,故有寒热二证。”

健脾祛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医治病法则,脾不健运则生湿,湿又可分为寒湿与湿热。

阴易盛而阳易衰,湿为阴邪,有湿邪之人大多数都是寒湿。末伏时天地间阳气还没有明显衰减,寒湿之人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通过适度运动出汗、晒后背来排湿。食疗方面,可以经常食用一些温阳利水的食物,如花椒、南瓜、白扁豆等。甘淡渗湿,中药材中茯苓、白术、芡实等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进行中药调理应遵医嘱。

寒湿郁久可转为湿热,南方的高温多雨也会导致湿热。湿热可选用红豆薏米汤,四神汤(茯苓淮山莲子芡实或薏仁)等方法食疗祛湿。红豆是中药里的赤小豆,赤小豆性平,薏米性寒,所以要特别注意,红豆薏米组合主要适合湿热。

总之,祛湿不难但也要讲方法,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改善,顺其自然地生活。

2. 道医祝由法

以使用【湿症】符箓为主,再根据辩证配合使用【寒症】或【热症】等符箓。

3. 道医艾灸点穴法

道医通过艾灸或点穴特定穴位,可以补脾、健脾,进而达到祛湿的功效。

穴位:中脘、太白、脾俞、气海、足三里、内关、公孙、丰隆

方法:每日选取3-4个穴位艾灸40分钟左右,或通过点穴工具、手指指腹点按穴位,配合道医点穴引气之法效果更佳。 

图片

(文/华蕾   编辑/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