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竟然一直都是靶向治疗?如何做到精确制导?

时间:2021-08-30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14
用药如用兵,每一个兵都是与众不同的,纯天然的中药也各有其性,每一味药都有独特的运行方向。高明的医者掌握了中药在体内如何“行走”,就可以对证下药、靶向治疗。如若用药不当,当然也会后果堪忧,不可不慎!

图片

《黄帝内经》指出:“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取象比类,是中国独特的思维方法。这个“象”不是单纯地指表象或者意象,而是事物的内涵。

根据“取象比类”与“同气相求”原理,古人将中药的走向归纳总结为“归经”、“升降沉浮”等,本文略作简述。

一.归经    

归经,是某药主要走向哪些脏腑经络,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调理作用。归经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萌芽,《伤寒论》六经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 形态归经

用皮者,取其以皮治皮;用心者,取其以心入心;用汁者,取其像人体的津液或者血液;用刺者,锐长者主攻破,勾曲细软者主息风治筋。

麻黄中空而细,像人毛孔,可以用于发汗;大葱中空而粗,像人鼻孔,可以用于治鼻塞。

杜仲内有筋膜,极其坚韧,故能坚人之筋骨;续断多筋,故能续绝伤;牛膝其节如膝,故能利膝径;柴胡虚松有白瓤通气,像人体的三焦膜网,故能入三焦;豇豆外形似肾,故为肾之谷。

总之,形态归经也是取其“象”,不同中药又因气味等属性不同而主治不同,当通观之。

2. 五行归经

五行归经,是中药的五色、五味、六气等属性与人体脏腑经络对应的五行“同气相求”。如色白入肺,风气入肝,味甘入脾。又有五方:青礞石、化红皮以东方产者得木气之全;川贝母、生石膏以西方产者得金气之清。

图片

古人对于五行归经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总结,《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论述。

各家本草对此也不乏精当论述,懂得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药物的功能。

二.升降沉浮

归经决定了药物的归属定位,升降沉浮决定了药物定位后的运动趋势。

1. 根、茎、叶、实的升降沉浮

根的最下部要往下扎,所以主降;根的最上部要往上提供养分,所以主升;根中间能够上传下达,能升能降。

茎身有通道,既能向上输送养分,又能往下传导光合作用合成的能量到根部储藏,所以能升能降。

花叶主升散,质量轻容易清轻上浮,花往往长在植物较高的地方,散发着气味,叶子也是发散的形态,所以既升且散。

果实成熟后要落到地下,所以主下降。

2. 行走速度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行走速度,有的药走得快,有的药走得慢;有的药守而不走,有的药走而不守。

下降的药中,质量越重下降速度越快;上升的药中,质量越轻上升速度快。此外,中药之“气”是行走速度的助推剂,闻起来气味越重速度越快,如同酒香不怕巷子深。

黄连纯苦,闻起来没什么气味,所以守而不走,可以较长时间停留在所归属的脏腑经络。甘草也是守而不走,又因其甘缓能和诸药,常用于缓和其它中药的行走速度。

大黄也苦,但大黄滑润有汁而且有雄烈之气,吃下去就如同夺关斩将一般,迅速下降,走而不守。所以大黄有“将军”之名,是荡涤肠胃、攻下除淤的常用药。

图片

3. 特例

升降沉浮也存在例外,须结合中药全身的形色气味综合判断,不可执于一端。

同样是根,升麻看名字就主升,牛膝则主降。区别在于升麻虚松有上升之孔道,牛膝苦寒而坚实无孔,自然没有上升之趋势。

苍耳子也是果实,却主升散。因其质量很轻,而且有感受风气而生的芒刺。

化学药品中所谓的“靶向药物”常常价格不菲,相比之下,祖国医学更加强调个体差异,治病求本,千人千方,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精确制导的方剂,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药性繁杂,却有规律可循。格物致知,合理利用中药的特性进行配伍,便能够组成一支指哪打哪的常胜之军。

(文/华蕾   编辑/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