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中的医学思想探析(上)

时间:2020-10-1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91
《太平经》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部道教经典,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道教思想的形成。《太平经》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由于道教独特的创教模式,书中不可避免地阐述了有关医学的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太平经》中就有《草木方诀》、《灸刺诀》等专篇,记载了大量有关养生、治病等内容,同时也从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等角度论述了有关医学理论。《太平经》中蕴含的医药养生知识,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太平经》中的医学理论
《太平经》中的医学理论方面包括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和精气神学说等几个方面。《太平经》对阴阳学说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其内容与《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是一致的。《太平经》还将阴阳学说贯穿到养生和治疗中,可以说是对《内经》的继承和发展。
《太平经》中对脏腑学说的论述继承了《内经》“五藏神”的理论而加以丰富和深化,在完善中医脏腑理论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少年神加,年衰即神灭,谓五藏精神也...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故人能清净,抱精神,思虑不失,即凶邪不得入矣...中心少有邪意,远方为乱...故人生百二十上寿,八十中寿,六十下寿,过此皆夭折。此盖神游于外,病攻其内也”。神游于外,病攻其内,正是疾病和夭折的根本原因,《太平经》中的这一论述,非常有助于人们对“五藏神”的深入理解。
另外,《太平经》认为“神”不仅存在于五脏中,还见于各脏腑中,“故肝神去,出游不时还,目无明业;心神去不在,其唇青白也;肺神去不在,其鼻不通也;肾神去不在,其耳聋也;脾神去不在,令人口不知甘也;头神去不在,令人眴冥也;腹神去不在,令人腹中央甚不调,无所能化也;四肢神去,令人不能自移也”。
《太平经》认为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构成,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对精气神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记录了进行修炼后出现的种种景象及产生身心愉悦的感受:“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修其内,反应于外,内以致寿,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太平经》提出的保精、爱气、尊神的內炼要旨,至今仍被道教养生奉为圭臬。在后来的道教医书中,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这一理论的影响。
《太平经》中的养生思想
生命的保持,则在于神的保有,保有的越久,也就越长寿。因此,“人不守神,则身死亡”,守神是养生与祛病的关键。如前文所述,《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论述了人体内精、气与神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的生理活动,精、气、神的变化和存在,以及特异的内炼状态,都是出于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阴气阳气更相摩砺,乃能相生。人气亦轮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这里对人的精、气、神的产生进行了精妙的比喻和解释,并进而指出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爱气、尊神、重精,这是《太平经》内炼法的三大要点,也是后来的养生家共同遵循的修炼法则。《太平经》中记述的内炼功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守一”、“内照”、“存神”、“守静”、“食气”、“胎息”、“辟谷”、“还魂”、“还精”、“符水”等。但除个别方术外,大都可归于守一的修炼法。
不同于先秦道家和黄老之学,《太平经》特别强调“一”,经中谈“守一”的地方很多,并赋予“一”以新的含义。根据《太平经》所选辑的《太平经圣君秘旨》中便摘录有大量关于“守一”的内容。如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又说:“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其元气纯纯之时也”。这说明早期道教在修持仙道诸术中,特别强调“守一”的重要性。“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生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可见,在《太平经》看来,“守一”不仅是养生之法,可以说是妙用无穷。
那么,如何奉行“守一”之法呢?《太平经》说:“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也就是说“一”是要集中意念,心专于一。那意念应该集中在何处呢?总的原则是集中于自身体内,具体而言则有:“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脉之一者,气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肠胃也”。《太平经》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说:“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又说:“守一者,真真合为一也。人生精神,悉皆具足,而守之不散,乃至度世”。经中说:“守一之法,无致巧意,一乃自效”。所以,“守一”贵在要持之以恒:“宜有其心,持老不违,明其所为,各见其功,各进所知”。由此可见,“守一”之法就是要使意念专注于身中某一处,守气守神,静身存神,形神合一,神不外游,这样就可以久视长生了。
《太平经》中的经脉知识
经脉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本脏》亦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人体以脏腑为本,以气血为用,经络是气血巡行之通道,通畅的经络运输系统是人体健康的前提和保障。
《太平经》对此有充分的认识,认为气乃脉之主导,如《太平经》乙部《修一却邪法》中说:“脉之一者,气也”。气血沿循经络这一通道不断地在体内周流往返,正如《灸刺诀》中所说:“脉乃与天地万物相应,随气而起,周者反始”。此外,《太平经》充分了解经络系统的复杂性:“天道制脉,或外或内,不可尽得而知之也”。意思是说,人体经络堪称错综复杂:就位置而言,有的处于体表,有的则深藏体内;就线路分布来说,更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太平经》指出,想要精确把握其全部情况确有一定难度。不过,经文随即又点明:“人有小有大,尺寸不同,度数同等,常以窞穴分理乃应也”。这就是说,经脉虽然会因人体胖瘦高矮的不同而在尺寸等上有所差异,但却都遵循相同的脉学原理,故可借助穴位验证其准确性。也因此,“灸刺”治病取穴,就不能默守陈规,必须因人因病而异。
关于经脉在全身的循行情况,《太平经》这样介绍说:“三百六十脉者, 应一岁三百六十日,日一脉持事,应四时五行而动,出外周旋身上,总于头顶,内系于藏。衰盛应四时而动移,有疾则不应,度数往来失常,或结或伤,或顺或逆,故当治之”。大意是说,人体有三百六十条经络,以此应合一年之天数。每天有一脉处于主导地位,运行气血周流全身,汇聚于头顶,联络于脏腑。如果发生疾病,将会使气血循环失常,导致出现“或结或伤,或顺或逆”等状况,因此应当及时予以诊治。

(文/华凡   编辑/华伍

文章来源:天师府道医研究院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