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梅花开,赏花养生两不误
十一月正是腊梅开放的时节,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的名句。其实腊梅除了观赏,它也全身是宝,可食用,可药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
腊梅的功效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
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据检测蜡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
腊梅花茶
腊梅花茶的冲泡方式很简单,一茶匙干腊梅花瓣,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腊梅花茶具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顺气止咳的功效。也可治疗暑热烦渴、头晕、胸闷、呕吐、小儿麻痹,同时对降低血糖、兴奋子宫及肠管都有作用。此外,常喝腊梅花茶对改善青春痘,粉刺,黑斑也有奇效哦。
腊梅花还可以与许多花茶搭配,如苦瓜茶、苦丁茶、雪莲花、玫瑰花、金银花、康乃馨、人参花、雪丽花、纹股蓝茶、香蜂花、柠檬草、灵芝、桂花、郁金香花、玉兰花、代代花、金盏菊、山茶花、莲花、杜鹃花等。
腊梅食用
1、腊梅鱼头汤:腊梅花10朵,鱼头750克,各种调料适量,鸡清汤1000克。将鱼头洗净放入锅中炖,后加入调料,调好口味后再放入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2、腊梅烩牛肉条:牛肉500克、腊梅花10朵、猪油50克、葱头25克、芹菜25克、胡萝卜25克、油面酱15克、精盐、胡椒粒、胡椒粉各适量。
3、腊梅炖豆腐:腊梅花5朵、豆腐适量、熟豆油250克、葱丝、香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将锅上火,油烧热后放入切好的豆腐条,炸成黄色,捞出。把油倒出,放入葱丝烹一下,加水、盐,后把豆腐条倒入,炖5分钟,把胡椒粉放入,出锅时,加入腊梅花、味精调好味。
腊梅与梅花的区别
清初《花镜》中记载:“蜡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腊梅并非梅花,两种有很大区别。
腊梅开在十一月前后;花色多是蜡黄色,且有浓郁的香味;花叶是长椭圆形,表面粗糙。而梅花开在二三月;有白的,粉的,红的等很多花色,叶片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梅花的叶、枝、根、(未熟)果以及种仁也可食用、药用。中医认为,梅花味微酸、涩,性平。具有开郁和中,化痰,解毒之功。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梅花的食用
饮用梅花茶有疏肝理气助消化之功。常见的梅花食用方法还有梅花粥和梅花鸡汤。梅花粥可激发食欲且除烦忧,对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梅花鸡汤要注意所有食材烧开后,最后再放入梅花花瓣,微微沸腾后,即可食用。此汤有补益作用,让人神清气爽。
梅花有优点,难怪它能成为花中“四君子”,深受国人喜爱。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来赏梅、饮梅、食梅吧。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