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医学“精气学说”理论

时间:2023-03-23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410

中医学理论以“天人合一”为整体理念,是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它包含了诸多学说。其中,精气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气学说又称为“元气论”,它虽是传统医学理论,但其实它也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之一。我们若想要了解它的演变过程,那就得先了解它的起源。

精气学说的起源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是《老子》中对“精”与“气”的记述。书中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认为世间万物本身都赋有阴阳二气。这是精气学说最早的萌芽时期。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这是《管子》在“水地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和本原。“精者,气之精者也”,这也成为哲学精气学说建立的标志。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这是《管子》汲取了《老子》中“道”的涵义,不仅将气与精气等同,还将“道”与“气”合一。同时,《管子·内业》还提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其强调了精气对健康的重要性,这说明了在当时“精气”与医学已密切相关。

而后有《吕氏春秋》吸取了《管子》中精气为万物本原的观点,进行了“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夐明”这样的论述,指出宇宙万物和人的精神智慧,也是由精气集聚而生成的,其具备物质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内涵。

“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淮南子》在论述天地万物的演化生成时,把精气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进一步说明不同质的气所构成的不同物类及其不同属性。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论衡》中亦明确指出精是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综上所述,在古代哲学思想中,精气是一种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

精、气与精气的概念是统一的,即“精气合一”理论,而这一理论也奠定了中医“精气学说”的基础。

图片

中医精气学说的构建

既然精气是万物本原,这个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所以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人体精气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及其与气、血、脏腑组织相互关系的医学理论。

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自身的生殖繁衍过程和代谢过程的观察,逐渐认识了精气的来源与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男女之精相结合则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这是古人对精的最原始最直观的认识。《灵枢·经脉》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精源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生命物质的统称,也是推动胚胎发育的本原物质,此为先天之精,藏于肾而不妄泻。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是古人对生殖之精的来源、生成、贮藏和施泄的深刻认识。

《灵枢》中有云“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通过人体饮食过程的观察,古人对水谷之精可维持人体生命有了初步的认识。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可见饮食入胃后,经脾化为精微物质,再将其输送至各脏腑藏而不泻,并在脏腑功能的调节下转化部分的精为气,以推动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若饮食摄入不足,则水谷精微必少,进而导致气的生化虚亏。这是古人对水谷之精的化生、输布、藏泻、代谢的深刻认识。

“夫精者,身之本也”,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结合,才能推动人体的生殖机能与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精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所在,许多内伤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精气不足或亏虚有着密切关系。

精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运用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既然人以天地之气生,那么在以人体生命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医学理论中,精气学说的运用和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物质性:中医学对人体物质的认识是以“精气学说”为基础,揭示了生命本质的物质性。《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指出人是自然界天地之气的产物,精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运动性:气是活动性很强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脏腑、经络和组织器官,一直推动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阐明了生命内部的运动性。气的基本运动形式体现为升、降、出、入四种,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四种运动形式既对立又统一,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阐明了生命内部的运动性。

生理性: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五个方面,这都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密切配合相互作用,其阐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多种生理功能

相关性:人体气机若失调,则会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 如若气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从而产生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症状,导致气的运动失常等,进而引起身体某些功能减退。又由于气血与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气虚则必然会影响血和津液的生成,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此一点阐明了气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

总的来说,古代哲学精气学说是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形成的本原,以及发展变化的一种哲学理论。

而中医学精气学说是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的本原、化生以及生命的维系,并反映出人和自然界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体在生理和病理等生命过程中产生着与之各种相应的反应。所以中医学精气学说是揭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物质同一性的医学理论。

文字整理/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