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医学“药性”理论

时间:2023-09-15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79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里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瘿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这段文字出自《药性赋》,相关领域的朋友应该尤为熟悉。

此书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为寒、热、温、平四个种类,不仅对药性的概括精辟,更是言简意赅便于记忆,可以说是中药初学者的启蒙教材。本文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认识药性及其理论的形成过程。
什么是药性
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正是由于药物自身所具有的若干特性,古人称此为药性或偏性。
药性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如《药性赋》中所记载的药物的四气五味功效,此为狭义概念;而广义的药性概念包括药物的阴阳、四气五味、基原、产地、采集、炮制、制剂、升降沉浮、良毒、配伍、禁忌、用量和用法等等。在这些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药物的临床疗效。所以简言之,药性就是指药物的性质、气味和功能。

图片

药性理论的思想基础
药性理论就是研究药性的形成机制,以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 万物矣”,以上内容都明确指出万物为天地之气所化,是阴阳的产物,万物同源。
药物与人体一样,同为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中药可以帮助调和人体的生气,正如《本草问答》所言,“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设人身之气偏盛偏衰则生疾病,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而使归于和平,则无病矣!盖假物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也,故神农以药治病”。
万物虽同源但形态有差异,却可以用象类之,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中医的“象”无处不在,不仅可以通过藏象来诊断人体脏腑的功能和状态,也可用此法认识药物,如《本草问答·药性》中言“原其所由生,而成此性也。禀阳之气而生者,其性阳;禀阴之气而生者,其性阴;或禀阴中之阳;或禀阳中之阴。总视其生成以为区别。盖必原一物之终始,与乎形色气味之差分,而后定其性矣”。
那具体是如何通过“象”来把握中药药性的呢?《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可见岐伯是通过天地形成的象来解答稻米、 稻薪作成醪醴的过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言“圣人知其所以然,思救人必先知物。盖气不能违理,形不能违气,识色别味,察声辨臭,权轻重,度长短,审形之事也;测时令,详嗜好,分盛衰,别土宜,求气之术也。形气得而性以得。性者,物所生之理也”,明确解释要想知道事物之性,要参考其现实存在的形与质,比如色、味、声、臭、轻重、长短等,还要考虑其形成的条件,比如时令、嗜好、盛衰等。
药性理论包含着中和思维、变易思维、象数思维、整体思维这些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和思维指以药之偏性纠正病之偏性;变易思维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象数思维是中药药性理论中应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中药的四气来源于天之四时,五味来源于地之五行,其体现了四气五味与四时五行象数模型相统一的思想;整体思维指以中药与其所生长的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药性理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部分。其以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以四气五味为核心,根植于中医临床,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图片
药性的分属类型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认识事物的方法,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药的药性理论就从药物的五行归属、气味、归经等,以及与脏腑间的关系这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分型。
以药物表象归属确定五味性能:木主青色、其味酸、其气臊,而甲木为胆、乙木为肝,所以凡色青、味酸、气臊者皆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如乌梅可敛肺涩肠;火主赤色、其味苦、其气焦,而丙火为小肠、丁火为心,所以凡色赤、味苦、气焦者皆入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如大黄味苦能泄;土主黄色、其味甘、其气香,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所以凡色黄、味甘、气香者皆入足太阳脾经、足阳明胃经,如黄芪可补气;金主白色、其味辛、其气腥,而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所以凡色白、味辛、气腥者皆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如白芷可解表排脓;水主黑色、其味咸、其气腐,而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所以凡色黑、味咸、气腐者皆入足少阴肾经、手太阳膀胱经,如芒硝能软坚泻下。
以五脏生理特点确定五味补泻:《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味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具体说来,肝属木,宜疏不宜郁,辛主散、酸主收,所以肝以辛味为补、以酸味为泄。如青皮味辛疏肝为补,白芍味酸柔肝为泄;心属火,火性炎上有温煦藏神之职,心火若过于亢盛便是水火不济,而咸能下能软,甘能补能和,所以心以咸味为补、以甘味为泄;脾属土,性敦厚生化万物,喜燥恶湿、散精以充肺,故食甘以散之,但甘易生湿,故又食苦以燥之,所以脾以甘味为补、以苦味为泄。如山药味甘可补脾气,苍术味苦可燥湿健脾;肺属金,性清肃宜聚不宜散,若气病则上逆于肺,而酸能收能涩、苦能泄,所以肺以酸味为补、以苦味为泄。如五倍子味酸可敛肺,葶苈子味苦辛可泻肺平喘;肾属水,性滋润主闭藏,食苦宜坚固肾气,而咸能软坚,所以肾以苦味为补、以咸味为泄。如黄柏味苦可坚阴为补,盐制车前子可泄肾浊。
图片
以四气五味的作用辨识升降沉浮: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称为四气,辛、甘、酸、苦、咸之味称为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故四气中温热为气厚、为阳中之阳、主发热,寒凉为气薄、为阳中之阴、主发散降泄;五味中辛甘淡为味薄、为阴中之阳、主通利,酸苦咸为味厚、为阴中之阴、主泄下。如附子、肉桂性热味辛,气厚味薄,所以具有回阳、助生长之性;如麻黄性温味苦,气味俱厚,故具有发汗解表、平喘利水之性;如蝉蜕性寒味甘,气味俱薄,故既可疏风热,又可息风止痉;如大黄气薄味厚,可泄热攻下。
以药物五行配属与五脏的相生关系确属归经:人之五脏对应五行之性,亦相生相辅,药物之性与其相随。肝为心之母,脾为心之子,所以入心经之药同时也入肝经或脾经;心为脾之母,肺为脾之子,所以入脾经之药同时也入肺经或心经;脾为肺之母,肾为肺之子,所以入肺经之药同时也入脾经或肾经;肺为肾之母,肝为肾之子,所以入肾经之药同时也入肺经或肝经;肾为肝之母,心为肝之子,所以入肝经之药同时也入肾经或心经。
药性理论其实是一个现代词语,在相关本草论著中它被称为“药性总义”,是千百年来无数医药专家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论述,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散到系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不仅是中药组方配伍的核心理论依据,对于现代中药学的研究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字整理/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