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赤小豆

时间:2024-02-07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505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同时也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解毒排脓等功效,素有“豆中之金”的称号。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赤小豆的功效。

图片

赤小豆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赤小豆营养丰富,其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锌、锰、镁、钾、铜、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赤小豆含有利尿消肿的成分,因此对有些手肿、腿肿等都具有一定的消除及缓解作用。另外,赤小豆含有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肠道蠕动消化的作用,可以预防便秘。赤小豆含有非常丰富的叶酸,可以起到催乳的作用,哺乳期的女性可以适量食用赤小豆,同时叶酸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赤小豆含有皂苷,因此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赤小豆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对肝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是预防和治疗肿瘤、肝病的有效成分。

除了上述现代医学的研究之外,我国古代医学对赤小豆早就有了充分认识,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病证。

另外,我国古代医书对赤小豆也有诸多记载,下面列出几条。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下水,排痛肿脓血”。

《名医别录》记载:“味甘,酸,平,温,无毒。主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

《食疗本草》记载:“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要药分剂》记载:“味辛,性平,无毒,禀秋燥之气以生,阴中阳也”。

《本草经疏》记载:“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泄,利小便也”。

《本草备要》记载:“色赤,心之谷也;性下行,通小肠,利小便,行水散血,消肿排脓,清热解毒”。

《新修本草》记载:“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矣”。

《本草图经》记载:“旧与大豆同条,苏恭分之。今江淮间尤多种莳。主水气,脚气方最急用,其法用此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碎破,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便止”。

《本草衍义》记载:“食之行小便,久则虚人,令人黑瘦枯燥。关西、河北、京东西多食之;治宿酒渴病”。

《汤液本草》记载:“气温,味辛、甘、酸,阴中之阳,无毒”。

《本草蒙筌》记载:“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地土各处俱种,胭脂赤者为良。驴食脚轻,人食脚重。散痛肿,下水气”。

《本草从新》记载:“甘酸平,色赤,心之谷也。性下行而通小肠;散血消肿,排脓清热解毒”。

《本草诗解药性注》记载:“赤豆性味甘酸平,通肠利水善下行。散血排脓消痈肿,泻痢脚气亦能清”。

赤小豆的药膳

以上我们详细介绍了赤小豆的功效,其营养丰富,具有药用功效及食用价值,烹饪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那么赤小豆该如何食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养生功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关于赤小豆的药膳。

1、赤小豆鲤鱼汤

赤小豆200g,薏苡仁50g,鲤鱼一条。

做法:同放锅内,加适量水,水开后小火慢炖,炖至赤小豆、薏苡仁熟透即可服用。

功效:利水消肿。

2、赤小豆薏苡仁祛湿茶

赤小豆15g,薏苡仁15g,芡实10g,茯苓5g

做法:薏苡仁放入锅中小火翻炒15分钟左右,以中和药性;将赤小豆、薏苡仁、芡实、茯苓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烧开后,转文火继续煮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祛湿、祛水肿、健脾和胃。

3、赤小豆山药羹

赤小豆50g,山药50g,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赤小豆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然后把赤小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把山药块放进去,文火慢煮至赤小豆和山药熟透,加白糖调味即可服用。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止泻。

图片

4、赤豆粥

赤小豆50g,粳米100g

做法:锅内放水烧开后,把赤小豆、粳米一起放锅里,开锅后,调到小火慢煮,煮至赤小豆熟透即可服用。

功效: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

5、赤小豆花生汤

红枣5个,赤小豆50g,花生30g,冰糖适量

做法:锅中放水烧开,把以上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煮至赤小豆熟透,即可服用。

功效:补脾益气、补血活血。

6、土茯苓赤豆龙骨汤

土茯苓20g,赤小豆20g,猪脊骨250g,生姜3片。

做法:提前将赤小豆浸泡1-2个小时,猪脊骨洗净切块,焯水备用。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开,改小火煮50分钟左右,调味后即可服用。

功效:清热利湿。

7、赤豆陈皮饭

赤小豆100g,陈皮50g,粳米200g。

做法:先将赤小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半熟,取出;陈皮切丁加水煎煮,用此水煮粳米和半熟的赤小豆,煮熟即可服用。

功效:健脾开胃,利水。

图片

8、赤豆大枣粥

赤小豆50g,大枣5个,大米200g,红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赤小豆、大米同放人锅中,加清水,用文火煮成稀粥,放入红糖即可服用。

功效:补血降压,通经活络,降火平肝。

食用赤小豆的注意事项及储存方法

以上介绍了赤小豆的养生功效和几款关于赤小豆的日常养生药膳,虽然赤小豆是药食同源的食材,但食用方面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再把服用赤小豆的注意事项和存储方法列举一下。

1、正在服用补益中药时,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2、小儿消化功能较差,也不能进食过多,避免导致消化不良。

3、阴虚但无湿热者慎用。

4、脾肾虚寒而致小便频数者慎用。

5、有报道指出过量食用赤小豆会导致小产,孕妇慎用。

6、久食耗损人体元气津液,故不能长期大量食用,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存储方法:

赤小豆最好存储在干燥的容器内,密闭,放置通风干燥阴凉处。

赤小豆与红豆的区别

图片

1、颜色及外形的区别赤小豆并不是红豆,二者养生功效也不同,平时我们很容易将这两种豆子混淆,在文章末尾,有必要把二者的区别详细说明一下,以防止大家将二者混淆。

颜色来说,赤小豆是比较暗红的,也就是黑红色的,而红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