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孙思邈对医学的发展贡献——针灸篇

时间:2024-02-17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1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人。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受到历代人民的崇敬和传颂。他在世时不仅对民众认真施医施药,使百姓得以保健防病,而且为后世留下大量医药著作。他为祖国的医学发展留下了诸多贡献,本文介绍一下孙思邈在针灸医学方面的贡献。

孙思邈的经典巨著《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各三十卷。该书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在我国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图片
1、考订古明堂图
“明堂”一词,表达的意思有很多,其中就表示为标明经络穴位的图示,即是《明堂图》。相信大家对于人体经络穴位图不陌生,分别从正面、背面、侧面等角度,和各种颜色来标示出人体的奇经八脉和数不清的穴位,这些经络穴位并非今天才发现的,而是我们祖先在数千年的医学实验中总结,这种图示就被称为“明堂图”。
《千金要方·卷二十九针灸上·明堂三人图》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侧人一百七十四穴”。孙思邈乃以甄经等新撰为蓝本,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按位分经绘制了三幅彩色《明堂经图》。此图是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穴位图,它扭转了当时穴位名称和位置混乱的状况,促进了针灸穴位的统一,使学者便于识别记忆,为提高针灸教育及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确定指量定位
唐以前的针灸文献中腧穴的定位仅用“骨度法”及体表标志法。而《千金要方》中首次介绍了手指比量定位法,如《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九针灸·灸例》说:“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入”。“言一夫者,以四指为一夫”。
孙思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作为腧穴的体表定位的标志,并结合“以手按之,病者快然”的压痛反应点或敏感点,在准确的部位上施针用灸。孙思邈创立了拇指横量为一寸和四指并拢为三寸的一夫法,此法的问世给施术者及患者带来了方便,给针灸腧穴的定位提高了准确度,沿用至今,在临床上仍有实用意义。
3、推广阿是之法
《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九针灸·灸例》说:“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这类噙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特殊感应或痛处为穴,故称阿是穴。此法溯本求源乃始自《内经》之“以痛为腧”但较《内经》所言更详细。说明无论在取经穴、奇穴或阿是穴时,莫不以所在的一定部位上再以压痛或特殊感应为准而刺之。此阿是之法用之临床,确实“灸刺皆验”。
4、辑录针灸处方
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中收录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古代医籍内容,其中如郭玉、范汪等名家之著。仅《千金要方》中“妇人方”、“少小晏孺”、“窍病”、“诸风”、“伤寒方”、“备急”、“丁肿痈疽"等各科痰病,收方五干余首,此外尚包括针灸一千余条,其收集之多、范围之广,尤为他书所不及。
而所辑之大多数针灸处方都属于多穴相配的复方。如《千金要方·卷第十四小肠腑·风频》说:“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像这类处方不但治症明确,而且组方思想清楚,《千金要方》中还收集了许多经外奇穴,如《要方·卷第六上七窍病·目病》说:“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文三壮”;“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左手亦如之。”再如《千金要方·卷第五下少小婴孺方·小儿杂病》说:“小儿脱肛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即入。”如以上不胜枚举,多为后世针灸著作所推崇选载使用。
图片
5、注重运用灸法
在灸法理论的研究上孙思邈认为灸法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而且还具有防病保健功效。如《千金要方·针灸·灸例》说:“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皙差,则瘴厉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指出化脓灸三两处可提高人体抵抗力,可以预防瘴厉温疟毒气的侵袭。
在灸术的操作上,孙思邈指出体位适当准确选穴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九·灸例》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体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
对艾柱的大小,灸壮的多少,因人因证及依不同施灸部位而论。如《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九·灸例》说:“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小赢弱者,可复减半……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又说:“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须欲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生、大体皆须以意商量。”
以上均说明在临证时须灵活掌握灸量,不可拘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还介绍了形式多样的隔物灸法,如有隔泥灸法、隔蒜灸法、隔盐灸法、隔黄蜡灸法、隔豆豉灸法、隔附子灸法、隔葶苈子灸法,隔商陆灸法、隔薤灸法等10余种之多,丰富了灸法的内容,提高了灸法的疗效,扩大了灸法的治疗范围。如《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积气》说:“少年房多短气……盐灸脐孔中二七壮。”再如《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二丁肿癖疽·凛疽》说:“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尽差。”以上足以说明孙思邈对灸法研究之精深,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6、对艾灸的用量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孙思邈以前医学典籍对艾柱的记载仅仅说明是几壮几壮,较为粗糙。而一壮的体积多少,并不可知。孙思邈在概念上进行了界定,出现了如“小指大”、“苍耳子大”、“雀屎大”、“小豆大”、“如黍米”、“如簪头大”等等,既然直观又明确。
三、针灸理论意义
1、阐发经络理论
经络学说奠基于《内经》,孙思邈在此基础上对经络学说开展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千金要方》卷十三日:“邪在心,则心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其输。肾心痛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心痛坚烦气结,灸太仓百壮”。这是在引经据典后,对手少阴心经是动病“心痛”的发微,并对此二十三种有不同兼证的心痛,提出了针灸治疗的方法。对某些穴位的功用,也作了较多的补充,如“膏育俞无不治,主赢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 狂惑忘误”。认为此穴施灸,能“令人阳气盛”,对治疗肺痨有佳效,此均对后世研究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提倡针药并用
孙思邈在临证中很重视针灸与药物的配合运用,他说:“若针而不负,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负,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他认为针灸与药物各有专司,两相配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他说:“故经日:汤药攻其内,针负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可汤药矣。”同时,孙思邈还提出,针药并重并不是简单的并用,临证时需辨证取法。因为有些病以用针为佳,有些病以用灸为良,有些病以用药为宜,而另外一些病则以针药并用为上。这种按证取法的治疗思想充分发挥了各种疗法的优势,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图片

3.强调辨证
医生施治,首在辨证,要辨证审候、辨证审脉、辨证审穴还要辨证选穴。
辨证审候,如“痫有五……审其候,随病所在灸之”;
辨证审脉,孙思邈强调凭脉辨证,《千金翼方》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强调了脉象在针灸时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收到“内外相扶,病必当愈”的效应,《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之用针略例第五中说:“每针常须看脉,脉好乃下针,脉乱勿下针。”这是将《灵枢》中强调的用针先诊脉的观点运用于临床。另外,孙思邈根据王叔和《脉经》在其著作中记载了许多察脉用针施灸的条文,如“尺脉紧,脐下痛,宜服当归汤,灸天枢,针关元补之”等等。根据张仲景的热证禁灸论,孙思邈针对浮、数脉象提出了具体的禁灸要求,如“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浮热甚,勿灸”。
孙思邈察脉用针施灸的思想,对指导着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在他的著作中,有许多根据脉诊而施治的内容。如:“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关上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汤、生姜汤、附子丸,针巨阙补之”;尺脉沉,腰背痛,宜服肾气丸,针京门补之。”这种诊脉指导刺灸的思想,是值得重视的。
辨证审穴,如“孔穴在……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某些孔穴,针与灸的主治作用各不相同,如神庭“刺之主发狂;灸之则愈癫疾"。
辨证选穴,《千金要方》卷三十:“凡云孔主对者,穴名在上,病状在下,或一病有数十穴,或数病共一穴",这种因地、因人、因病制宜的取穴法原则,是对针灸疗法的首创。孙思邈还发明了治中风口眼㖞斜的特殊熏灸:发明了以火针治风眩、黄疸等多种急症;刺血治疗急症,如刺大敦出血,治心疝暴痛。此外,还创用散刺敷药物治疔肿等。对针灸禁忌亦有详尽的阐述。

文字编辑/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