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时 ——浅谈普通人应该怎么面对祭祀

时间:2024-04-0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69

有道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又是一年清明时,不同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大都会去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祭祀神明。

在春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等等节日里,各地都会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以祈求祖先神明的保佑。可见,自古以来,祭祀文化已经深深刻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里了。那作为我们没有什么宗教信仰的普通人来说,又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祭祀呢?难道仅仅是祈求祖先神灵的保佑,让我们逆天改命、增加福运么?

一、普通人应该以什么心态祭祀

孔子说得好:“祭神如神在”!

何为鬼,何为神?在民间素朴的价值观看来,那些为民生百姓积累了大功德者,死后升格为神,可以享受后世所有民众的香火。而鬼,普通人死后则为鬼,享受后世子孙的香火。

所以,当我们祭拜神灵和祖先的时候,就要正心诚意的认为神灵和祖先就在我们面前,发自内心的去尊敬、去祈愿,甚至去忏悔。

孔子原话是这么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连一向“敬鬼神而远之”的孔子,在面对祭祀的时候,也是端端正正、诚心诚意,就如同神灵真的出现在他面前一样。甚至还说,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去祭祀,那还不如不去祭祀。

孔子是希望祭祀之人能以“神”正心,延续圣贤和祖先的精神,铭记他们的教诲,而不是一味的祈求神灵的保佑。同理,孔子还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都强调的是在没有外力监督情况下,自发自愿的遵守某些道德准则。

至于在祭拜时把排场搞得有多大多隆重、祭品有多丰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这是别人看不知道的,唯有自己心知肚明。在无人监督、无人旁观之下,自己还能端正言行、毕恭毕敬就算是“祭神如神在”了!

孔子是把祭拜当成是自省和自正的一种“修行方式”,这也可以是作为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人可以借鉴的清明祭祀的行为。祭拜神灵和祖先不是做给旁人看的,而是一场自己与神灵、祖先的“对话”。

图片

二、如何才能逆天改命、增加福运

只有做到了祭神如神在,那么祭拜者的心念才能被神灵和祖先“听到”,以期获得祖先的保佑,增强来年的福报。但福报除了是神灵和祖先赋予的,又何尝不是自己亲手种下的呢?

以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除了出生时客观条件就不同之外,也是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内心的理解和认知不同,造成行为上的天差地别,最后呈现出了的就是各人的命不同。

那么我们与其祈求神灵帮忙完逆天改命、增加福运。不妨先从自身做起,先改变自己内心的认知,改变自己过去不好的行为,最后多做些有利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事情,为自己多种下一些善因。最后要强调的就是要保持谦逊,切不可自满骄傲。如《易经》开篇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们熟知的经典《了凡四训》就详细记载了改变命运的做法。除了要多行善事,成为积善之人、积善之家之外,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提升认知水平。打破原来固有的认知缺陷,突破自身行为模式上的枷锁。最后就是立足本职工作,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到极致。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本身也是一种回馈社会逆天改命、增加福运的方式。

只有做到发心、改过、行善和谦德,那么自会逆天改命、增加福运。

三、简单生活、聚精会神

除了要做到前文所提到的那些之外,还要思考一下何为福运?

福运并不是是有花不完的钱、用不尽的权……

福运是平安健康,是家人健在,是灵活自由的身心,是有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简单生活,不被物质裹挟,是我们积累福运的方法之一。生活简单了,那么我们的心被外物牵绊的也就少了。反之,那我们的精力每天就耗费在这些上面的了。

比如:

每天吃饭是要去吃中餐、西餐还是快餐?中餐有八大菜系,西餐有法餐、日料等等。

那喝什么,水还是茶、饮料、咖啡,还是红酒、啤酒?

今天穿什么衣服?衣柜一打开,琳琅满目挑花眼……

今天背什么包包?商务风,还是休闲风?是哪个牌子,配什么衣服鞋子?

以上每个项目下面还可以细分出无数个小项目,如果我们追求豪奢的生活,那我们的心真的都被这些外物给奴役了。

我们的心只有拳头大,装不了太多东西。如果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强行硬往里面塞,那只会心浮气躁,只会成为物质的奴隶,那又何谈福运、福报呢?

如果祖先有灵,也不会保佑他的子孙只想着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吧!

人生,有大愿力方才有大建树!

只有将生活过得简单,我们的心才能集中全力去做某件事,方能有所成就。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科学工作者经常是以“随便”的衣着形象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乔布斯、雷布斯们每天都穿同样的T恤牛仔裤。不是他们没有条件讲究吃穿,而是他们没有多余的心力浪费在这个上面,生命中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去做。

只有那些切切实实在立足本职工作做些事情的子孙,发了大愿的子孙,才会得到祖先和神灵的庇佑!

祭祀,是让我们不忘过往,不忘祖先曾经作出的努力和牺牲;祭祀,是让我们不忘古训,不忘已经被奉为“神”的先贤们的教诲;祭祀,同时也是让我们反思当下、自悟自省;祭祀,更是让我们能够在神灵和祖辈的托举下,更好的展望未来。

文字整理/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