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养生的黄金时期。在传统医学中,夏季养生讲究“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天治疗冬天易发的疾病,因为此时阳气最旺盛,可以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将体内潜藏的寒邪排出,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发作的目的。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夏季必备养生穴位“涌泉穴”。涌泉穴,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为地冲穴,属足少阴肾经,五行属木,是人体足底穴位,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经中还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这表明,肾脏的气血如同源头的水一样,从脚底涌出,滋润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涌泉穴在维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病症以及保健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缝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肾经的起始穴。涌泉穴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涌”是指水向上冒,“泉”是指泉水源源不断的意思。这个穴位就像是生命源泉的泉眼,源源不断地向周身灌溉着生命的能量。传统医学中,在传统医学中,涌泉穴被视为肾经的起点,它不仅关联着肾脏的健康,更是人体精气神的汇聚之地。这一穴位与肾经紧密相连,其功能类似于源泉,源源不断地为全身提供动力和能量。
涌泉穴作为肾经的起始穴位,不仅具有显著的引热下行功效,还能有效缓解头面颈部等人体上部的多种不适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失眠、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失声、高血压病和颈椎病等。此外,涌泉穴在治疗肾经循行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病症方面也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如糖尿病、更年期障碍、焦虑抑郁状态、怕冷症、多眠症、腰痛和膝关节疼痛等。涌泉穴不仅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方法,涌泉穴还被誉为人体的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位能够温补肾经,滋阴降火、补肾益精、平抑肝风、清热降火、通经活络、开窍醒神。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御寒暖体,缓解肌肉紧张,消除各种疲劳。还可以舒肝明目,清肺理气,祛风湿,助消化,通大便,止泻痢。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我们收获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增强体质等不少的益处。1.涌泉穴按压:将双手的食指或拇指置于涌泉穴位,逐步施加压力,持续按摩20至30分钟,保持力度舒适为佳。2.涌泉穴搓擦:用手掌迅速摩擦涌泉穴,直至感到脚底温热,每次约15至20分钟。3.涌泉穴敲击:利用拳头或养生槌敲击涌泉穴,每次进行100到300次。4.艾灸涌泉穴:一般保持45分钟为宜,不宜超过1小时。艾灸涌泉穴可以治疗失眠,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疗效。5. 泡脚:傍晚用热水浸泡双脚,水温以自己能适应为度,浸泡15-30分钟。温馨提示:女性孕期、生理期禁止艾灸涌泉穴的,因涌泉穴有化血散瘀的功效,艾灸之后极有可能会造成女性大失血,影响生理健康。
文字整理/华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