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神(下)
在民间门神队伍庞大,每一位都有独特的“神职”,且不同时代与地区刻印的形象也有很多差异。今天我们就按职能来介绍一下各位门神。
武门神
宋赵与时《宾退录》载:“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门神亦曰门丞。”此门神为御前侍卫。画中二神身披甲胄,擎金瓜,似宋代门神遗制,贴于大门,以威慑鬼邪,保合家平安。
画中尉迟恭头戴黑盔,右手执鞭,竖眉立目站于左;秦琼头戴金盔,怀中抱锏,面容和善立于右。二将相对肃立,威风凛然,人们相信贴在大门上可以阻止妖魔侵入。此乃秦琼、尉迟恭二门神一起把手中武器举在头上,全身用力,做欲击打状。想必妖魔鬼怪见了,自然望而却步。
文门神
民间文门神有多种造型,并未具体指某位神仙,一般都是文官装束,色彩艳丽雍容华贵。有的身着蟒袍,手持笏板,一手托盆,盆中有牡丹花和酒爵。盆中牡丹花,寓意拈得花魁大富大贵,酒爵寓意爵位。有的画中天官戴相纱,穿官服,捧如意,执笏板,寓意吉祥如意,禄位高升。有的天官一手托如意,一手握兵器,寓意升官加薪,步步登高等等。
祈福门神
赵公元帅做为财神也曾出现在门神行列中,他一手持立斧,一手拿财宝,左右两童子手持荷莲,寓意带福还家,表达了人们求福祈财的美好愿望。
也有只有童子的门画。两边皆画两个嬉戏的童子。右幅一童子捧寿桃型花灯,另一童子做争抢状,灯上写着“年年添丁”。闽南语中灯与丁谐音,丁即人丁之意,闽南有娘家在新年为出嫁之女送灯(谐音“送丁”)的风俗,意在祝女儿早生子嗣。左幅为两童子手捧铜钱和元宝,寓意多多发财。此类年画既求子也求财,多贴于新婚夫妇的房门上。
传统门神都是辟邪镇宅的武将,佛山木版年画中有一版一男一女的门画十分独特——把“状元”(人)和“天仙”(神)并列而对。这对门画,在新婚或年轻夫妇房门上张贴。寓意男的高中状元,女的早生贵子。期望孩子长大后必状元高中,加官进爵,富贵一生。
道教门神
道教门神画中有一类以青龙白虎为门神。道教传说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一主凶,一主吉。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沈军,是道馆山门二大神,守护四方,祈福平安,也是道教信徒家中常见的门神画。
门神年画分布广泛,明中叶以后,刻印门神类年画的作坊几乎遍及全国,包括天津杨柳青、河南开封朱仙镇、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临汾平阳(古临汾)、福建漳州、湖南邵阳滩头木版年画等。
不同地方门神画的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在色彩的运用也风格各异。如北方的年画色调浓郁强烈,多用红、绿、黄、蓝、紫等色;南方的年画在鲜艳中追求柔丽调和善用粉绿、粉蓝、粉红等色彩,与江南地区灰瓦白墙明净秀丽的景色颇为相融。
门神画中有的运用大片黑色和黑线,对强烈鲜艳的色彩起着衬托和调和作用;也有的年画纯用水墨,追求雅致素净的效果,适合在老年人住室中贴挂;有的画面上出现白色及浅素色,显得画面匀净明快;有的加以勾金套银,又使画面更加绚丽辉煌;有的用大红、宝蓝底色衬托人物增强了形象的鲜明突出效果。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门神的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面貌,时至今日,仍然不断推陈出新,但其核心都寓意着门神对我们的“守卫与赐福”。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