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修道这件事

时间:2024-08-26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381

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不仅是宇宙的奥秘,亦是对修行过程的精妙比喻。在修行之初,我们或许混沌未开,但在经历了各种考验之后,便能逐渐明晰自我,洞悉世间万象的真谛。所谓修行,正是要以念念相续的正知正见来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将每一次的考验转化为修行的资粮。

一个人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死磕自己。修道更如是。有些人喜欢将失败归咎于天赋的贫瘠,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努力尚未达到足以检验天赋深浅的程度。

修道,不是简单的学习道法知识,练习术法技能,而是理解道教的教理教义,理解门派的核心思想,并且发自内心的认同,能真正的知行合一,与之心心相印,让每个人一看见你,就不由自主的觉得,你就是“道”的具象化,你的身语意无一不透露出“道”。

所以修道这件事,入门很简单,但想要做好并不容易,你得在这条路上做到极致,死磕到底,贯彻始终,才能重塑自己。

图片

当然在这条路上,很多人都会面临种种困难,有些困难甚至大到让人想放弃。但是每个人的心理都很清楚,逃避解决不了任何困难,只有积极面对困难,死磕困难,你才有机会战胜它,才能变得强大。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困难这件事,之所以会困住人,是因为它必须要人破局之后才能走出围城。“困”字四周都被围堵住,并没有出口。如果只是逃避,再怎么逃都只能在那四方天地里轮转。所以有时候,逃避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暂时难以接受无法面对,只能做脱敏处理,但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终究没有放下。只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从心和行上都真正释怀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在重复面对相似的人生处境。如果把困难比喻成一门课程,而修行的最终目的地是从人间毕业,那你就得把每门课程都修合格才能颁发毕业证书给你,如果某一门挂科,那就要重修,就要复读。所以你发现,你逃避的问题,总是以复读的形式反复来到你的生命中。因为你逃课了,你缺考了,这门课,你早晚总得通过。

所以在面对人生的各种困境时,抱持一颗虔诚而坚定的心,将每一次的挫折视为修行的契机,每一次挑战都能作为提升自我的良机。

图片

有了死磕困难的修道之心,还需要在细节上检验心行。

我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有时候其实是一种对道的深刻体悟与践行。很多人之所以在团队里不可取代,区别不是在智商、情商,而是在对极致的追求上。有些人随处攀缘,杂修一堆,思维散漫,处处逢人就问要去哪里修行?其实是没有明白,行住坐卧处皆能修行,道在本心,何须外求?

“致虚极,守静笃。”真正的修道便是时时刻刻、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安住在修行上。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修行人的道心,这就是对修道的不懈追求。你说的每一句话,你都会先思忖一下合不合适,是真的能让对方有收获,还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你做的每一件事,是否都符合修道标准,是真心利益众生,还是私信作祟?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修道初期的心行,即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是否都可以公之于众?是否都能让你最在乎、最崇拜的人知道?

任何死鸭子嘴硬说的道理,其实很多时候都过不了自己内心的关卡。所以如果你觉得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光明正大的让你最在乎的人、最崇拜的人知道,不担心他们对你有负面的看法,那恭喜你,至少你的所做作为是称得上问心无愧的,至少这个发心不是恶念。

道心是否坚定,往往蕴藏于细微之处,只有每时每刻、每一丝每一毫都符合“道”的标准,方能在平凡中见非凡,于微末处见大千。

常听人言,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这并不意味着对事物敷衍了事,相反,真正的平常心,是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中,发现背后修行的深意与价值。以至诚至敬之心,将简单的修行生活做到极致,这便是修道。

修道之路虽然漫长,但只要心中有道,脚下有路,那么无论前方是风雨还是晴空,我们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因为在修道的旅途中,每一次的突破与超越,都将使我们更接近那个真实、完整、光明的真我。

文字整理/华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