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简单握拳方式,为何可以“拘魂门,制魄户”?

时间:2024-08-26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177

有一种握拳方式,经常出现在中医、道家的养生和修炼中,被称为握固。道家认为这种握拳方式有安魂定神、收摄精气、心神归一、固本培元等作用。

握固一词,最早见于《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用来形容刚出生的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可见这种握拳方式是还原初生婴儿本能的握拳行为,被中医、道家用于养生和修炼。晋朝的著名道士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倡导“握固守一”。隋朝太医令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对握固的介绍。那么握固具体要怎么做呢?

一、握固的方式

《道枢·众妙篇》说:“握固者何也?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现在倡导的握固法,是将左右手的大拇指蜷曲到掌心,指尖按在无名指根部靠中指一侧,其余4个手指握牢成拳。握固时,大拇指的指甲抵住中指根节,食指尖按住大拇指的根节。

图片

二、握固的原理

《云笈七签》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与魂魄安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魂之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

为什么这种简单握拳法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按照五行学说,人的五指与五行、五藏的对应关系为,大拇指属土,对应脾藏意;食指属木,对应肝藏魂;中指属火,对应心藏神;无名指属金,对应肺藏魄;小指属水,肾藏精。而五指根节所在,就是五藏的门户关窍。

所以,食指的根节被按压,被称为“拘魂门”;无名指的指根被按压,就叫做“制魄户”。拘和制,都有管制、关闭的意思。目的就是使得魂与魄,安于其藏府之内,不使向往泄露。同时,握固始大拇指的指甲抵住中指根节,安心神;食指尖按住大拇指的根节,定脾意。

简单的握固,就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也难怪被称之为“留年还魂之法”,也就是说能帮助人恢复健康年轻的状态。

图片

三、握固的作用

新生的小孩子正气特别充足,往往会本能地反射紧握拳头。当人的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却是“撒手而去”。

握固之法,就像关上房门一样,可以安魂定魄、收摄精气、心神归一、固本培元等,是道家修行中固守“精气神”,增强正气,抵御外邪伤害,提升免疫力的常用方法。

此法还有助于乌发,《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中,讲到《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时,提出应当“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表明他(她)精血旺盛。握固能固精补肾,自然是有利于乌须黑发的。

如果你需要在寒冷的夜晚或者大雾天气中长时间行走,可双手放在衣兜中握固,防止外邪侵入体内。

握固无须择时择地,贵在坚持,平时“手闲”时,双手握固5分钟,不失为一种好的锻炼方法,早上起床、晚上睡前都可用。握固,每天握多久适合并没有具体限制,一般来说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握固锻炼即可。不推荐一整天都保持握固姿势,以免局部肌肉过度紧张。

古人所言不虚,握固虽然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手式,却益处多多,不妨你也经常两手握固吧!

文字整理/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