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知多少、补充正气不能少
正气指的是人体维持体内各个器官功能正常、抵御外邪入侵的一种功能,包括调节功能、补偿功能、卫外功能、免疫功能等功能。养护正气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若正气旺盛,则人体健康,可以延年益寿,尽享天年;若正气虚衰,则人体易出现病变,损害人体健康。
正气是身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前提,若正气旺盛,那么人体内阴阳协调,五脏六腑能够有效发挥其功能,气血运行通畅,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即使外邪入侵,只要不是诸如疫疠等过于强悍的外邪入侵,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损害。
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中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时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如果正气虚弱,就会出现阴阳失调、五脏六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不畅等问题,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也会下降,外邪很容易乘虚而人,人体患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不利于养生。
增强正气抵御外感有很多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最简单易用的三种。
一、使用艾条提正气。
1、艾条熏房间。
用艾条熏房间是最简便的方法。《本草求真》温散篇说艾叶:辛苦性温,其气芳烈纯阳,除沉寒痼冷,通诸经以治百病。
艾条利用它纯阳的特性,改变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起到杀毒灭菌的作用,保护身体的正气。
首先、艾条燃熏方法。
把门窗关起来,把点燃的艾条放进不锈钢盆,或者是蚊香盘内,燃半小时后熄灭艾条,或者移到另一个房间继续使用。平时一周一次,如果天天宅家里,频率可以稍微多一些,隔三天熏一次。
其次、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是否有毒。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要知道,艾烟本身就是艾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艾灸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于利用艾叶的纯阳之性驱散寒邪,在也于艾烟独特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特别擅长在我们身体的经络里流动行走,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也就是说,艾烟是传递气味和能量的重要媒介。不过也没有必要在密闭的房间里做艾灸,最好是在空气流通情况较好的场所内进行。
如果是用艾烟熏房间消毒,则浓度越高越好,建议关门关窗,室内人员暂时离开。
所以,不同场景下对艾烟的要求不同,控制艾烟的浓度是关键。艾烟需要控制,但不建议使用无烟艾条,无烟艾条的本质其实是碳化的艾草,已经不能再称为艾草,而应该叫艾炭了,调理效果大打折扣。
2、艾灸。
中医调理讲究对证和纠偏,换句话说,在身体偏离健康状态的时候,帮助把偏离的方向往回拨。艾灸纠正的就是身体的虚寒和於堵状态。
平时的日常保健,可以取身柱穴和天枢穴。身柱,意思是身体的支柱,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让身体的阳气饱满有力。天枢,也就是天地的枢纽,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打通身体上下气机,让阳气流通无障碍。其他还可以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穴位。
3、怎样挑选艾条。
如果是进行艾灸,首先是挑艾绒的年份,以三到五年陈艾为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三到五年的艾条,驱寒和疏通经络功效都适中,其次就是挑艾条的粗细。直径在1.5~2.5cm的艾条为佳。艾条的粗细看它的直径,粗细直接决定了火力的大小。过细的艾条传达的火力和能量微弱,而过粗呢,则火力过猛,容易上火。
而用艾条进行熏房间的话,从经济成本考虑,选当年的新艾也完全没问题。
4、怎样判断一根艾条的好坏。
艾条,就是用棉纸把艾绒裹成圆柱形状做成,所以,判断艾条的好坏,实际上就是看它的艾绒。艾绒的质量,决定了艾条的质量。
艾绒是艾草晒干后,以适宜力度捶打出来的艾草纤维。艾绒比就是艾叶的出绒率。如果艾绒比10:1,指的是10公斤的艾叶,打出1公斤的艾绒。比例越高,艾绒越细腻,燃烧时烟越轻,火力越温和,穿透力也越好,不伤经络,且燃烧时艾灰不容易掉落,没有被烫伤的危险。
而比例越低的艾绒里含有的杂质、茎秆颗粒越多,燃烧时烟越大,火力越燥烈,穿透力也越差,火星和艾灰会四处掉落,容易烫伤人。
一根好的艾条,有这些标准:首先,艾绒少见杂质,艾绒细腻,颜色偏金黄。其次,拿起来闻,有浓浓的艾叶香味。燃烧均匀,不会蹦出火星,烟也少。
二、泡脚提正气。
泡脚的好处,即使不知道的人,从直观感受上也能体会到,在寒冷的天气里用热水泡会脚,全身都会变得暖和,一天下来的疲惫也会一消而散,晚上能睡个好觉。
中医上认为足部是身体的最末端,离心脏最远,所以血液供给的少,保温性能就差,如果脚受了寒,就容易让气血变得不通畅,损伤体内正气,从而不能很好地抵御外界病邪的入侵。
而泡脚其实是足疗法中的一种,也是种中医外治方法。通过热水刺激可以起到温阴驱寒,疏通气血等作用。
泡脚的方式虽然简单,但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还需大家注意。
1、泡脚水温度太高。
有些人认为泡脚就要越热越好,甚至将脚泡到通红。其实水温过高,并不好。
首先,水温过高容易烫伤脚,尤其是糖尿病人,他们的末梢感觉能力比较差,对实际水温感受不明显,这样就容易被烫伤,甚至会引发严重后果。
其次水温过高还会破坏脚部皮肤的皮脂膜,让脚部皮肤变得更加干燥。
最后,水温过高,脚部的血管受到刺激过度扩张,让血液快速涌流到下肢,从而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发生供血不足,这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建议:糖尿病人不适宜泡脚,如果要泡脚就要把水温调低些,要与人体正常体温持平。
2、泡脚时间过长。
很多人泡脚时一不小心就泡过了,等水温凉了才想起来,而且现在很多人用电动的泡脚盆,会一直加热,就更容易忘了时间,这样会导致血液都集中在了双腿,大脑容易出现供血不足。
而且泡得过长,身体太热,会让阳气生发,气血就会向外扩张,身体出汗太多,就会带走体内的气血。而且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或是老年人如果泡时间太长还容易引发心慌胸闷,头晕等情况。
建议:每次泡脚时间控制在15到30分钟最佳,如果是上了年纪的人,或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还应该缩短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为宜。泡脚以泡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3、泡脚水里乱加“药”。
有不少养生的朋友们,喜欢在泡脚水里加入各种养生药材,认为这样能补身体。但是对于不懂中药药性的人来说,乱加药是很危险的。所以如果要加药材,最好是咨询中医师或者选择专业人员配比好的足浴包。
比如这种现成的足浴包,由艾草、老姜、红花等材料配比而成,非常适合大家寒冬初春时间泡脚用,有祛湿驱寒,助眠升阳的作用。
建议:健康人用清水泡脚即可,如果有养生要求的人,加点食盐,食醋或者专业人员制作好的足浴包即可。
三、适当卧床休息。
卧床让“正气”重振旗鼓,“卧床”除了是休息的最佳方式之外,还有一般人尚不重视的养生功能。
《素问·五藏生成篇》曰:“人卧则血归于肝。”现代医学也证明,人卧下时回流肝脏的血液,要比站立时多40%,特别是右侧卧更明显。随着血液进入肝脏,血液中的酶、抗体和白细胞可以更多地参与肝脏的各种生化反应,帮助人体清除病毒,消灭病菌,同时也帮助已经受损的肝细胞修复。
卧躺还能降低肾上腺髓质产生的激素的分泌,更小限度地干扰脑细胞的活动,让身体进入真正休息的状态,身体各项功能将得到恢复,能量也得到补充。
《素问•脏气法时论》言:“肝病者,平旦慧。”这是一夜的“卧床”为肝病患者换来清晨的片刻安宁。大多数肝脏病患者,早晨的临床症状较之傍晚轻松些便是这一原因。
卧床休息对扶助正气有好处,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上到肝硬化、肾炎、各种出血性患者、骨质疏松症、先兆流产,下到普通感冒,卧床休息都有好处;而对于急性病,如对晕厥、中风、低血压、低血糖等,也需要先平卧再采取救护措施。
二千多年前,我国创立了时间医学—“子午流注”。“子午流注”认为人体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十二经脉对应着十二时辰,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有盛有衰,根据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做适宜的事情,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需要注意的是,卧床休息不是白天没事就躺着玩手机,而是早睡早起。
通过上述三个方法,你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体质,享受更加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生活。记住,持之以恒是关键,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拥抱更加强健的自己!
文字整理/华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