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灯仪(下)
前面介绍了道教灯仪文化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几种常见的古制灯仪。
三、灯仪的古制与典型
1.北斗灯仪:
全称“北斗七元星灯仪”,属于金箓灯仪的一种。北斗七星,指天枢、旋、玑、权、衡、开阳和瑶光等星。中国古代就有北斗信仰,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相传汉相国霍光家有典衣奴子,因见斗星中一星而“增年六百”,见第三星则“长生成神圣”。道教继承了对北斗的崇拜,其北斗灯仪,即是一种以灯仪的形式礼拜北斗星君,祈求延年益寿。灯仪由法师主坛,各班首手持明灯,依次礼拜七星,即:枢宫大圣贪狼阳明真皇君,旋宫大圣巨门阴精真皇君,玑宫大圣禄存真人真皇君,权宫大圣文曲玄冥真皇君,衡宫大圣廉贞丹元真皇君,开阳宫大圣武曲北极真皇君,瑶光宫大圣破军天关真皇君等。对于北斗七星每一星之礼拜,都以申意开始,赞颂结束。如赞颂枢宫称“贪狼延生,回真四灵,流光下映,洞涣玄冥”;赞颂旋宫称“巨门度厄,高真灵仙,流光辉映,保命延年”;赞颂开阳宫称“武曲散祸,玄映除凶,三光焕照,万气流通”等。在礼拜七星以后,法师诵念表文,祈愿“腾霄飞翔,与神同龄,保命自然,上升玉庭”。
2.本命灯仪:
全称“北斗本命延寿灯仪”,也属于道教金箓类灯仪的一种。道教以为,人各有命星主宰,因此,燃本命之星灯,即可洗涤身宫罪过。南北朝《无上秘要》卷六六称:“子若能暮明灯于本命,朝明灯于行年,恒明灯于太岁,上三处愿念,即体澄气正,真光内照,万神朗清。元君奉法,施行三年,即致夜光。”“得吾此道,行之九年,身体光明,彻视万里。”本命之神均为北斗七星所主。例如,属鼠的为北斗枢宫大圣贪狼阳明真皇君所主,属牛、猪的为旋宫大圣巨门阴精真皇君所主,属虎、狗的为玑宫大圣禄存真人真皇君所主,属免、鸡的为权宫大圣文曲玄冥真皇君所主,属龙、猴的为衡宫大圣廉贞丹元真皇君所主,属蛇、羊的为开阳宫大圣武曲北极真皇君所主,属马的为瑶宫大圣破军天关真皇君所主。本命灯仪的灯坛上,通常置有米斗,米中燃点有祈愿斋主的本命灯。斗的四方各置四种器具。南方置有剪刀,代表朱雀;北方置有镜子,代表玄武;东方置有秤,代表青龙;西方置有尺,代表白虎。法师依四方之位,召将祈告,聚五方之真气,使延生斋主“散辉流芳,淘溉身形,五气混合,天地长并,一心归命,愿得长生”。
3.回耀轮灯仪:
属于道教盟真科类灯仪的一种。道教认为人生造二十四种罪,故死后获二十四狱之报,历三途五苦八难之场。因此太上有回耀降光之格,用于拔除五累苦门,开生死之业,破黑暗之罪庭。此灯仪先立回耀灵幡于灯坛之东南,再用梓木作轮如车轴之象,表示人五累不灭,五苦之轮难停。灯分三层:上层安灯十二盏,中层灯十六盏,下层灯二十一盏。三层灯表示三业未除,难逃三途之考,故立三层灯救度。坛中央立五累门,五累是色累、爱累、贪累、华累、身累,各立牌书写诸狱名。按回耀灯仪造四十九首小幡,黄白之色相间,幡上书诸天尊号,幅首朱书破丰都符。举行灯仪时,侍灯法师宣忏灯仪,高功法师持策杖至每狱立卓杖,念大梵隐语,以柳枝净水洒之,在狱灯上焚化小幡。如此广行拯救,就可回三景之光曲,映九泉之户,使万罪消灭,苦魂蒙度。诸狱罪魂得乘阳光,应时解脱诸苦,断除五累烦恼,脱离尘劳之业根。
4.分灯科仪:
是在唐宋时从礼灯仪式中衍化出的最具道教思想特色的一种仪式。道教认为荐拔亡灵,照破幽暗之灯,须得慧光之法,故在灯仪中衍化出分灯之法。分灯请光,用阳燧(亦称神光宝镜)取慧光,自一分三,从三至九,九九变化,而生万光,这就是散一为万。分灯科仪先要请光,即在建坛日正午,书请光符二道,用阳燧中取火,点燃元始天尊神位前烛灯,意在以天上之阳光,开地下之幽暗。
唐宋道教的黄箓斋,在正斋宿启仪格前要请光。请光分灯科仪的方法是:法师向东南或三清前备香案,在正午时焚香设拜,叩齿九通,长跪望天门启奏事意,然后念太阳回耀神咒:“明哉太阳辉,神光洞三清,散玄真内,灵烟生紫庭。控御乘风烟,飘飘入无形,急急如律令!”法师用阳燧取日中真火,此火象征太阳正气,用慧光符点燃符烛,此烛称为传光烛。法师首先行分灯法,用传光烛点燃玉清前的灯,再逐一点燃上清、太清前的灯烛。三清灯火在斋期须连续燃点,不可一刻有缺,分灯、破狱、炼度火池,都要用此灯火,表示借太阳正气以开朗重阴。当代香港道教斋醮,在建醮第一天晚上,亦要举行分灯仪式。分灯时高功首先向神灵献茶酒奏文,然后当众缘首将小烛插进坛上香炉时,高功念唱赞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普照天地,光明见清。”侍灯法师举灯,高功、都讲、奉经分别将大烛奉献玉清、上清、太清,其余法师举小烛绕行,表演回旋、天轮灯、地轮灯灯法,场面壮观。当代道教的分灯仪式,已改为以边念唱、边燃烛或挥舞灯炬等简便方式。
内涵丰富的灯仪文化反应了道教对人生苦难及精神深处阴暗层面的高度关注与真切关怀。展现了道教济世度人的慈悲心怀与人文理念的光辉。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