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福?如何才能有福?
古时候有一句寓意极为吉祥的成语——“五福临门”。所谓的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以及善终。然而,要获得这样的福祉,并非仅仅依靠世俗定义的成功与否便能够实现。不是能力强,就能有福,也不是钱财多,就能有福。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如何栽树呢?就是培植我们的福田。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田园,可以肆意种植善恶福祸,撒下善的种子,就能种下福报,撒下恶的种子,就会酿成祸果,那还有多少人会撒恶种?相信少之又少。
那善的种子又有哪些呢?这就太多太多了,以善良利他的发心去做的事情,基本上都能称之为善。比如慈悲。有人活得痛苦的人希求快乐,可又没能力摆脱痛苦。那从慈悲心出发,如果你有能力帮助他获得快乐,解决他的痛苦根源,那就是在长养慈悲。
再比如拥有感恩的心。心理学上提倡我们写感恩日记,每天写10件你认为值得感恩的事情,连续21天或者更长时间。大部分人会在写的过程里不知不觉地变好,要么生活、要么心态、要么情绪。然而你去问问那些有改变的人,其中九成九在第一次写的时候,提笔写不出半数。
其实我们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情太多了,只是很多人被生活琐事磋磨得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父母长辈,亲朋好友,我们生命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如流星或恒星般的人,都或多或少的给予我们智慧或成长。
你今天要出门,恰好天气云淡风轻;你想念一个朋友,恰好他发来信息;你在路边等公交,恰好那只经过的流浪猫抬眼看你,让你疲惫的内心忽然变得柔软;你没有结实的肌肉也穿不了厚重的盔甲,偏偏你生在和平的年代,安全的国度。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也离不开乾坤宇宙、日月星辰、山川大地。因为有这一切的存在,我们才能自在如风地生活。而我们因为生来便拥有这些,才觉得理所当然。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馈他人、关爱社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感恩时,看到一切都会心生欢喜。
培植福报还包括恭敬心。对有德者心生恭敬,不止是祖师爷,师父、师兄、古今大德,也包括社会层面上我们的老师、德高望重的人。当我们怀揣着一颗虔诚与恭敬之心时,心灵便得以净化,变得清澈宁静、柔和安详。相反,若我们无所畏惧、肆无忌惮,则内心容易陷入躁动不安的状态,杂念纷飞,难以平息。因此,以谦卑恭敬的态度去面对那些德行高尚之人,才能真正与祖师大德及一切善知识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正面能量的滋养与加持,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纯净光明。
唯有心怀慈悲、感恩与恭敬之心,善的种子方能在福田中扎根,并源源不断地培育福报。我们心的状态决定了我们将与怎样的境遇相应,心态才是主导生命走向的关键所在。西方积极心理学倡导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认为我们的认知方式直接塑造了我们所感知的世界。简而言之,内心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最终就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你的所有善举,最终会回流到你自己的生命里,无关他人,无关外境。
文字整理/华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