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体系——神农大帝
神农大帝即炎帝,又称“五榖神农大帝”、“当药辩性神农圣帝”、“百谷祖主神农大帝”、“开崡演奥天尊”等,太古医圣尝药神农皇帝与上古医圣伏羲圣帝、医宗教主轩辕黄帝,合称三皇大帝,主掌上清天医院,合称“天医院中三皇大帝”、“天地人甲三皇上帝开明祖劫天尊”、“开天治世三圣三皇上帝”,居三皇帝阙。神农大帝被认为是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
相关记载
《淮南子》卷9《主术训》记载:“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
《淮南子》卷19《修务训》记载:“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逸周书》记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王谟辑本《世本》记载:“炎帝神农氏。宋仲子曰: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
《三皇本纪》记载:“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初都陈,后居曲阜。”
《周易·系辞传》记载神农氏时期:“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庄子·盗跖》记载:“神农之世,卧则民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吕氏春秋·爱类》又言:“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
《路史.外纪》记载:“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
《新论·琴道篇》记载:“琴,神农造也。”
《杨子》记载:“昔有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主要成就
神农先帝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卓著,主要有:
一、始作耒耜,以民利耕;
二、始种五谷,以民为食;
三、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四、日中为市,首倡交易;
五、治麻为布,遮体避寒;
六、制弧剡矢,以抵侵凌;
七、作陶为器,以储民用;
八、首作琴瑟,娱乐民众;
九、首创煮盐,强健体魄;
十、创立天文,设立历法。
神农宝诰
志心皈命礼。
掌政九农,业开百谷。
力扶根本,职守田畴。
承平水土,勤力佐天。
司执稼苗,功参元造。
恩全民命,德赞天灵。
农主垂恩,救济万民。
世资根本,旺灵田畴。
仰望苗谷而清秀,稼穑希谋好结成。
总赖田功施惠泽,全干大造攀丰盈。
得农饱乐无疾苦,田禾大熟救苍生。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百谷祖主神农大帝,开崡演奥天尊。
文字整理/华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