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

时间:2025-01-20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411

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若长时间不吃饭,生理机能将会衰退,进而危及生命。在系统解剖学中,人体器官按功能的不同被分为九大系统。其中,消化系统主要负责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物质,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也称消化道,是一种管道结构,起于口腔,终于肛门,食物进入人体后就在这个“管道”里移动。根据形态和功能等差异,消化管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组织或器官,包含肝、胰、唾液腺、胃腺等。下面我们展开聊聊。

口腔

口腔位于面部,大部分结构肉眼可见,其主要构造有口腔外壁(口唇、颊、腭等)和口腔内器官(牙、舌)以及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唇腺、舌腺等)。在消化系统里,口腔的主要功能是咀嚼和吞咽食物,以及唾液的初步消化作用。

咽呈漏斗形,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其中,鼻咽与鼻腔相通;口咽与口腔相通;喉咽与食管、喉腔相通。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在咽部是共用的,因此嘴巴也能进行呼吸,医疗上也有鼻腔插管进食。咽的功能是在吞咽时,将食物进一步推向食管。另外,咽部有淋巴器官——扁桃体,可以防御病菌侵入消化道和呼吸道。

食管

食管呈扁平管状,上接咽,自颈部、胸部下穿膈至腹腔与胃之贲门相连。在构造上,食管并非是一条顺畅的管道,他是消化管各部中最窄的部分,而且有3处生理性狭窄。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食物,不论坐着还是躺着或是倒立状态,食管自身的蠕动都能保证食物运送到胃。

胃是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的部分,具有弹性,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左上腹),当胃部充盈时可扩充至脐以下。胃与食管相接的上口称作贲门,与十二指肠相接的下口称为幽门。胃又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小部分,其中胃底是胃的最高处(一般远离出口的部分称为底部)。胃内含有不同类型的胃腺,其分泌物共同混合为胃液。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藏咀嚼过的食物,并进一步通过机械性和化学性方式将食物消化为食糜。

图片

小肠、肝、胰

小肠上起于胃幽门,下接盲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十二指肠,起自幽门,长约25cm,相当于十二个手指并列的长度,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空肠与回肠被大肠包围,空肠位于左上腹,回肠位于右下腹。空、回肠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在结构上是逐渐变化的,如管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便薄,血管逐渐变少等。小肠内有肠腺,可以分泌肠液。小肠的功能是进一步将来自胃部的食糜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并将小分子营养元素吸收进血液。

肝,现代医学将解剖之肝脏定义为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肝与十二指肠有细小管道相连。肝的功能比较复杂,与消化系统相关的功能主要是分泌胆汁进入肠道参与消化。

胰,现代医学称其为人体第二大腺体,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分,头部被十二指肠包绕,并有细小管道连通十二指肠。胰可分泌胰液进入肠道辅助消化。

大肠

大肠起自回肠末端,终于肛门,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盲肠位于右髂窝内,连接回肠,下端向外延伸有一条细长管状器官,即阑尾。结肠段是大肠最长部分,呈“门”字形围绕在空、回肠周围,可分为腹部右侧上升的“升结肠”、横跨腹部的“横结肠”、腹部左侧下降的“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小部分。直肠其实并不直,其生理构造有两处弯曲。肛管上端连于直肠,下端开口于肛门。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来自小肠的内容物,吸收其中的水分和矿物质等,并将剩余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食物的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废物的排泄,为人体后天能量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文字整理/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