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人体的重要器官——骨

时间:2025-03-01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240

《说文》曰:“骨,肉之核也。从冎有肉。”(冎[guǎ],剐/剮的异体字)。骨是肉体的坚实内核,是支撑身体的主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多相关论述,如“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等。下面我们从解剖学的角度简单了解一下骨的形态结构。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等构成。

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骨组织构成,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含有大量矿物质元素的基质组成。骨密质紧密坚硬,多分布于骨的外层;骨松质由骨小梁交织而成,呈海绵状,多分布于骨的内部。

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的结缔组织膜,可分为内、外两层,骨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可为骨质提供营养。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的骨小梁表面也有一层结缔组织膜,称为骨内膜。骨膜内层和骨内膜有分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能力,对骨的生长、修复等有重要作用。

骨髓为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半固态组织,由造血组织、脂肪组织等组成,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呈红色,有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黄骨髓呈黄色没有造血功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图片

骨的分类

成人通常有206块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长骨,呈长管状,长度远大于宽度,中间有骨髓腔,分为一体两端,即一个骨干和两个骨骺[hóu](中间的体为干,两端的膨大为骺)。长骨分布于四肢,其分类取决于形状而不是大小,如上肢的肱骨、尺骨、桡骨为长骨,掌骨和指骨亦为长骨。同样,下肢的股骨、胫骨、腓骨、跖骨和趾骨都为长骨。

短骨,一般呈立方状,骨的表层为密质,内部为松质,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如手部腕骨由8块短骨组成,足部跗骨由7块短骨组成。

扁骨,呈板状,平行的两面为骨密质,中间夹着一层骨松质。扁骨主要参与构成体腔,如颅盖骨、胸骨、肋骨等。

不规则骨,顾名思义是形状复杂的一类骨。例如椎骨、髋骨、上颌骨等。

骨按部位不同又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颅骨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躯干骨分为椎骨、胸骨和肋;附肢骨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每部分都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骨连接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为骨连接,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直接连接是指两骨之间通过纤维组织或软骨等相连,骨与骨之间不能或仅有少许活动,多位于颅骨和躯干骨之间。例如颅骨上的骨缝是纤维组织相连,椎体间的椎间盘是软骨相连等。

间接连结一般指我们平常说的关节,有较大的活动性,多位于上、下肢骨。关节的结构可分为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的基本结构以及韧带等辅助结构。例如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常言道“人无骨不立,骨无节不活”,骨对人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医自古就有治疗骨病的独立学科,道医则有针对筋骨疼痛、腰腿疼以及接骨正骨的符咒。了解一些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文字整理/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