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函数角度看“以炁合炁,以神合神”

时间:2025-05-19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30

说起波函数,有的朋友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但如果说道量子力学,可能就会微微一笑。毕竟“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已经是不少人调侃常用的话题。

在量子力学中,有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薛定谔的猫。简单的说就是将放射性原子衰变的微观量子现象与猫的生死的宏观结果的耦合。‌未观测时原子处于衰变与未衰变的叠加态,导致猫的生死状态也随之叠加。‌观测后波函数坍缩,猫的生死被唯一确定。

这个结果,与大家的生活经验相违背。日常经验中,猫只能活或死,人们很难直观的接受“既死又活”状态。然而这在微观叠加态在量子尺度是真实存在的,当通过实验装置放大至宏观尺度后,挑战了人们的直观认知。

图片

波函数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量子态的数学表征。自由粒子波函数可表示为复函数,即Ψ=Ψ(x,y,z,t),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测量时波函数会从叠加态随机坍缩至某一本征态,如位置测量导致粒子位置确定化,此过程不可逆且具有概率性。波函数坍缩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在单次测量中被测定的物理量的值是确定的,尽管多次测量中每次测量值可能都不同。

简单的说,就像你有一个没打开的盲盒,里面可能是各种公仔。波函数描述了这些可能性的“叠加状态”,而一旦你打开盒子观察,结果就是一只确定的公仔。当你往地上扔一颗骰子,转的时候是任何点数都有可能,一旦停下来,就只能看到一个点数。值得注意的是,波函数本质是‌数学工具‌,不是真的像水波一样在物理空间传播。它更像一种“信息编码”,告诉你怎么计算概率。

炁与量子

道家认为,“炁”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由炁运化。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却贯穿整个宇宙,符合道的运行规律。《庄子·知北游》有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如同量子,同样真实存在却具有不可见性,但通过波函数数学表达可揭示其存在规律。

波函数的坍缩与“以炁合炁,以神合神”

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坍缩现象被认为与观测者的测量相关。双缝实验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双缝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光的性质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观察者的行为。在量子世界中,粒子的行为受到观测者的影响。当没有观测者时,粒子表现出波动性,而当有观测者时,粒子表现出粒子性。这种现象被称为“观测者效应”,是量子力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其实验模型均可通过波函数模型解释。

这与道教强调以内在精神调和外界能量的逻辑形成呼应。“以炁合炁,以神合神”是道教萨守坚祖师提出的修行理念,体现了其丹道修炼体系中天人感应与内外合一的哲学思想。萨祖在《雷说》中指出:“人能聚五行之炁,运五行之炁为五雷,则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炁合炁,以神合神,岂不如响斯答耶。”强调了以我之神与祖师之神相合,用我之炁与祖师之炁相合,是道法灵验的关键。

图片

萨祖认为,“炁”是构成人体的根本能量,强调“夫人之一身,二炁五行之精而已。”萨祖法脉的丹道,就是将自身之能量,通过一定的修行方法,调频至与祖师同频的先天能量,达到自我元神与道(自然规律)的契合,实现同频共振,天人感应。逐步实现将自身的后天之炁,转化为先天之炁的目的。所以在修炼方法上,也主张内外兼修。既要正心诚意、积功累行,又要修行丹道,勤加练习。与量子系统在观测后,从概率叠加态坍缩为确定态的过程类似。

量子,是物理量的最小不可分割单位。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其性质都符合量子力学规律。所以,量子力学虽为后天之物的物理规律,却表现得更接近于“道”的本源。在某些角度,直观的让人们感受到了“道”的外在显化,方便人们对“道”的理解。

波函数与“以炁合炁,以神合神”,共同指向意识与物质的交互,局部与整体的关联性,以及人类对宇宙本源认知的永恒追求。科学探索与修行实践,本质上是人类以不同途径探索世界本源的哲学互诠和深层次呼应。

撰稿人/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