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医养生] 穴位趣谈:名称中带“门”的穴位(一) 2024-08-02
穴位,学名腧穴,腧穴学发展至今,现行国家标准的十四经经穴有362个,每穴对应一个“正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取象比类是穴位命名的重要...
- • [道医养生] 不羁老顽童邂逅泼辣老婆婆,黄芪与当归的温馨奇缘 2024-07-31
历代的中药名方那么多,如果说把这些一个个中药名方都看成有个性的人物,那这其中最“怕老婆”的就肯定是补气养血第一方:当归补血汤了。当归补血汤的组成超级简单,就是两...
- • [道医养生] 中药名方之升阳益胃汤 2024-07-31
升阳益胃汤,在中药方剂中属于补益剂,被收录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由黄芪、人参、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半夏、陈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共...
- • [道医养生] 喝茶养生?——试从茶的性味归经来解读 2024-07-28
“年有四季,天有四时。一年春喝绿茶,夏饮红茶,秋冬黑茶;上午绿茶,下午红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随。茶者,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这段话虽有些夸张,不过意在强调茶的养...
- • [道医养生] 中药名方之金水六君煎 2024-07-23
金水六君煎,在中药方剂中属于祛痰剂,被收录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由当归、熟地、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生姜组成。金水六君煎的出处本方出自明代的《景岳全...
- • [道医养生] 中药名方之真武汤 2024-07-16
真武汤,在中药方剂中属于祛湿剂,被收录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由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组成。真武汤的出处本方又名玄武汤,出自东汉《伤寒论》中的“辨太...
- • [道医养生] 夏至三庚便数伏 2024-07-15
在小暑节气过后,人们将迎来全年最热的一段时光--三伏天。老话讲:“夏至三庚便数伏”,表明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高温酷暑也将成为常态,也意味着人们的自身健康将迎...
- • [道医养生] 常见食物的归经 2024-07-13
中医常讲“药食同源”,俗语也说“药补不如食补”,食疗方式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食疗是以食为药,通过科学合理调配食物来实现疗愈养生的目的。食疗配方,除了需要分...
- • [道医养生] 道医小科普|为何道医养生注重“精气神”? 2024-07-12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自古以来,历代道家医者都很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并把它们看做是道医养生最宝贵的东西。明代道...
- • [道医养生] 武侠小说里的中医知识:七伤拳 2024-07-11
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快意恩仇,行侠仗义,一切靠实力说话。武功的高低是实力的直接表现方式,而一门绝顶武功往往需要深厚内力做支撑,否则强行修练的话,也会对自身造成伤...
- • [道医养生] 阴阳思维看睡眠——人为什么会失眠? 2024-07-09
人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命质量。失眠,是自古以来人类就面临的问题,而且现代人失眠越来越普遍,据统计,全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 • [道医养生] 中药名方之旋覆代赭汤 2024-07-08
旋覆代赭汤,在中药方剂中属于理气剂,被收录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旋覆代赭汤的出处本方出自东汉《伤寒论...
- • [道医养生] 兼顾三方的多面手-手阳明大肠经(二) 2024-07-07
手阳明大肠经,分布于食指、上肢外侧前、肩前、颈、颊、鼻旁,上接手太阴肺经于食指,下接足阳明胃经于鼻旁。本经有泻火消肿、通经活络等作用。上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手阳明...
- • [道医养生] 浅述食物的四性五味 2024-07-06
中医常讲“药食同源”,俗语也说“药补不如食补”,食疗方式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出自...
- • [道医养生] 节气养生|小暑:温风至,盛夏始 2024-07-05
每年7月7日到8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为小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